-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0-5-31
- 积分
- 336
-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攻城略地的速度要暂缓一下了。关于明年,至少到目前为止,全球市场还没有传来任何好消息。欧洲在一个一个的掉队:西班牙早已瘫痪,德国补贴还在不断下调,捷克已几近宣告休克,剩下的意大利和法国也在不断削减补贴⋯⋯同时,新兴市场如美国和中国的增长速度仍令人难以忍受。在这青黄不接的年月,中国光伏企业却还在展开新一轮扩产竞赛:英利明年中旬产能将达到1.7GW;晶澳则将现有产能扩张了近一倍,电池产能将超过1.8GW;天合光能预计明年底时产能可能达到1.5GW;尚德电力则宣布将在上海建1G瓦电池组件基地,今年底产能将达1.8GW。这些在2009年都还只有几百兆瓦规模的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进阶为“G瓦俱乐部”会员。
这还不算正蜂拥而入的新进入者:宏润建设、横店东磁、新华光、中国建筑⋯⋯仅国内上市公司就有近10家之多,加上国电集团、东方电气、中节能等携重金直接上马全产业链的多家国有企业,以及新奥、汉能等希望借此实现转型的大型民营企业—无怪乎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今年在多个场合警告“中国已出现第二次光伏投资过热。”
据德国权威光伏杂志Photon统计,今年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有九家扩产。今年底前,仅这九家厂商的总产能就将达到9.5GW—按国际研究机构iSuppli公司的预测,这占到今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二。而其预测明年全球装机将达到20.2GW—有统计显示,仅中国厂商的产能明年就将达到这一水平。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上,包括施正荣、高纪凡、顾华敏、瞿晓铧在内的多位光伏领导人不同程度的表示明年全球市场将出现过剩(抑或“暂时性的供过于求”)。但就在同时举行的光伏展会上,几乎所有的企业却都在向客户宣布其明年的扩产计划—未来五年,全球哪个市场还能满足如此巨大的胃口?
在市场扑朔迷离的明年,一些三线光伏企业的日子会变得难过。据接近上述企业的知情人士透露,在尚德、英利等一线光伏企业明年的订单已基本排满的情况下,截至今年11月,这些企业明年的订单尚还没有着落。这意味着马太效应将在明年越发凸显——即便供过于求,客户选择的仍是一流品牌,抛弃的是三线企业。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第一军团可以高枕无忧。在国内,他们面临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竞争。在外,LG、三星、台积电等日韩台资巨头进场趋势愈发明显。当阿特斯电力董事长瞿晓铧被本刊问及后者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时他略显尴尬:“怎么说呢,嗯⋯⋯”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沉默;中电电气董事长陆廷秀则更为直率,“台积电的老板跟我们说三年内要降到5毛钱,我们都吓懵了。”
这些市值都在百亿美金以上的日韩巨头也是中国企业的潜在猎手。中国光伏企业的股价普遍处于历史低位,如无锡尚德的市值已不到14亿美元。事实上,今年韩国大财团韩华集团对林洋新能源(SOLF)的收购,已经掀开了整个大幕。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明年的兼并与收购将是必然发生的,大规模收购可能会在2014年。
更近一步而言,市场火爆时被掩盖的诸多产品质量问题,在明年也将迎来一个暴露高峰期,成为加速马太效应的一个定时炸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