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0-10-8
- 积分
- 177
- 阅读权限
- 10
- 精华
|
多因素制约行业发展
2010年,在经历了2006—2007年的高峰和2008—2009年的低谷之后,我国多晶硅太阳能产业正在迎来第二春。2009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达 20357吨,销售收入近90亿元,多晶硅行业景气指数上升、企业信心渐恢复。2010年随着海外市场强势复苏,多晶硅进入新一轮投产热,传统业内公司及 新进公司纷纷上马投产项目。多晶硅价格重拾回升态势,截止目前已经突破100美元公斤。由于2010年整个光伏行业的复苏,其产业链上的所有产品如太阳能 电池硅片、电池片、组件等都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当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轮快速发展期,许多国内光伏企业宣布扩大其多晶硅业务的产能,但是限制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 在。李胜茂表示,首先,多晶硅的一些关键生产设备还需要大量进口,极大地推高了多晶硅行业的生产成本,这也是国内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 因。其次,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还不够。目前真正掌握改良西门子法的国内多晶硅企业并不多,能够实现闭环式清洁生产的企业则更少。此外,相关部门的多晶硅产业发展规划比较模糊。业界与政府在关于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是否出现过剩的问题上长期存在争议,多晶硅行业一直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
从产业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行业标准呼之欲出,行业整合迫在眉睫。高纯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未来短 期内还不可能有其他材料能够替代硅材料而成为电子和光伏产业主要原材料。据CMIC分析2012-201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保持20%-25%的增 速,技术方面,短期内市场仍以晶硅技术为主导。CMIC专家预计2010-2014年多晶硅供应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2014年将达到29万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