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0-4-17
- 积分
- 404
-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一份最新的光伏行业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前十位的成本最低公司列表里,First Solar和Sunpower两家美国企业的成本分别列入了第一和第八位,其中First Solar的组件成本折合为人民币之后,只有4.89元/瓦,而Sunpower也不过是8.84元/瓦,较之中国的英利、天合、正泰、夏普等稍高,但比中国CSI阿特斯、赛维、晶科等都要低。
       而就在近日,法国石油巨擘道达尔以13亿美元成功收购了美国Sunpower 60%的股份,比当时Sunpower的实际股价要高出40%左右。而据说包括总裁Tom Werner在内的SunPower管理团队将继续留任。
       实际上,尽管中国的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三家央企也曾涉足太阳能行业,但一直小心翼翼且涉水不深。然而国际企业BP等却以失败告终。
       2010年10月,BP Solar与晶澳太阳能公司签署了总计超过185MW的单晶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供应协议。但据说该公司的产能一直徘徊在年产 100兆瓦以下。相比之下,中国尚德控股、英利这些年产能突破1000兆瓦的企业。
        除了2008年经济危机对石油企业产生的冲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没有引进懂行的人才。然而诸多光伏企业的董事长们既懂行业技术,又会投身于市场开拓,这种特点使得2009年之后大批公司能快速抓住需求、扩大生产,因而把其他企业甩得很远。
       但归根究底,道达尔的到来,从长期来看也是行业必然趋势。尚德控股、保利协鑫等公司高层也在不同场合提到,未来的竞争,很有可能就是大型能源巨头和中国技术型企业之间的比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