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8|回复: 0

针对外需萎缩,专家:抓住光伏发展“逆向”机遇

发表于 2011-10-26 10:33: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自2010年以来的光伏投资热正在遭遇寒流。

    今年以来,全球光伏需求大国德国、意大利相继缩减光伏装机补贴,德国决定削减16%,意大利决定至2012年年底削减15%-20%、2013至2015年再削减30%-35%。这直接造成全球光伏市场需求萎缩,使多晶硅跌价20%,硅片跌价30%,电池片跌价30%。而在2010年,由于全球需求火爆,价格高涨,国内光伏产业产能高速扩张,不仅已有企业纷纷扩产,还涌现出众多的新建企业,仅无锡尚德的光伏组件产能就比2009年提升了1.6倍。

    在省科技情报所日前举办的新能源论坛上,专家指出,外需萎缩带来的价格下降,正在为国内市场的开启和突破提供条件,光伏企业要紧紧抓住这一“逆向”机遇。

    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马圣源认为,作为新兴产业,光伏组件的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广阔,但在接下来的一至两年内,将是光伏产业的阶段性过剩阶段,光伏行业将出现分化。市场已经显现这样的信号:常州市经信委统计发现,8月份该市光伏产品平均价格较今年上半年回落30%以上;最近不止一家“撑不住”的同行找到江苏协鑫硅业,要求被收购。

    面对市场寒流,业内反应不一。与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不同,一些业内龙头企业,如江苏协鑫目前开工正常,企业负责人称订单正常,只是价格下降,但仍有利润空间。他们表示,当前价格下跌是对去年价格泡沫的挤压,也是对去年以来“光伏投资热潮”一盆及时的冷水,有利于让投资回归理性,倒逼产业升级。

    论坛上,中电电气研究院总经理贾艳刚的观点赢得大家认同:行业进入拐点不是坏事,有利于技术进步,使光伏能源告别高价格时代,进入常规平价能源行业。从目前来看,光伏行业投资过多的现象确实存在,但从长远角度来讲,投资还远远不够,这是一个刚刚崛起的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尤其是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开启。

    过去几年,国家为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先后实施了金太阳工程和屋顶计划,但由于电池组件价格高,国家财力难以承担过高补贴,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光伏组件价格的下滑开启了国内应用之门。今年8月,国家明确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将按项目核准期限分别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和每千瓦时1元(含税)。“这一标杆电价,已接近国内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价。”业内人士张碧航表示,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补贴,国内光伏发电企业终于可以盈利了,“光伏国内利用的瓶颈将被冲破,国内光伏产业一直以来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局面也有望改变”。

    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融资的较多。对此,马圣源认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进行风险评估,避免企业快速扩张中较高的负债率。一旦国内光伏行业的信誉度被摧毁,将对企业资金链造成重大影响。(黄 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