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4|回复: 0

四大光伏企业针对光伏“双反”已启动法律程序

发表于 2011-11-30 10:18: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11月29日下午,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就应对美国“双反”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CEO苗连生、尚德电力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兼CEO瞿晓铧均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对美国“双反”调查申请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该申请是对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现状的歪曲,而且任何最终可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必将对中美两国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消费者利益造成严重伤害。中国光伏企业将团结一致,积极应对。

  在新闻发布会上,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兼CEO瞿晓铧针对SolarWorld对美国商务部陈述的“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低价倾销享受其政府高额补贴的光伏产品”给予了正面回应。

  瞿晓铧表示,中国光伏产品具有竞争优势,根本原因是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群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模式与前瞻性的商业策略,而非像来自于德国的“美国企业”SolarWorld说陈述的那样。事实上欧美各国均对本国绿色能源产业给予了各种形式的支持。与欧美各国相比,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要少得多。事实上SolarWorld在欧美也是政府支持项目的受益者。据不完全统计,SolarWorld仅在2007年美国俄勒冈州新厂建设项目中就接受了约43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和公共补贴,并在2003、2010和2011年分别在欧洲获得了7315万欧元、1875万欧元、4500万欧元的政府补贴。对于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以及美国商务部门的立案,中国光伏对于这种不公平的“调查”表示坚决反对。

  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表示,美国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多晶硅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而价格下降。而且,薄膜光伏电池竞争、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需求刺激政策和财政支持、消费者需求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竞争等因素导致了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

 施正荣强调,申诉方SolarWorld公司其实并未受到损害,相反一直处于赢利状态,并不断扩大产能。即使美国一些光伏企业业绩不佳,也与中国进口无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市场发展机会作出了误判。部分美国光伏企业因政府激励因素削减、投资决策不合理及缺乏产业规模而陷入竞争劣势。这是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现象。

  苗连生、施正荣、高纪凡、瞿晓铧对美国政府及企业喊话:美国企业应该审视并调整自己发展策略,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并非提起豪无事实根据的“双反”调查申请,以阻挠中国光伏企业的正常经营。

  针对“双反”的立案调查,以上四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均表示,已经启动法律程序,准备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政府纠正错误裁决。



该贴已经同步到 Brian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