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1|回复: 0

多晶硅企业停产增多 行业目前困局难破

发表于 2011-12-5 11:58: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多晶硅行业景气度下滑已有时日,日前乐山电力与天威保变宣布,二者共同投资的天威硅业单线年产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停产,显示这个曾备受资金青睐的行业目前已处境艰难。

  去年2010年12月底,工信部等联合公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应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据记者了解,单线年产3000吨多晶硅,总投资额近20亿元。以盾安环境为例,该公司2009年11月通过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建设的年产3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总投资额为18.82亿元。

  之所以设定年产3000吨的门槛,除了20亿元的资金门槛将使中小企业无力跟进,还源于年产3000吨生产线,能使多晶硅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进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介绍,公司在实践中发现,单线产能在1500吨的项目,成本降到40美元/公斤,就很难再降下来,成本控制有限。单线年产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成本或在30美元/公斤左右。与其投资额相比,已经达到较为理想的比例。由于工信部上述标准出台之时,市场上多晶硅单价尚在60美元/公斤~70美元/公斤左右,该类型生产线的产品已经很具有竞争力。

  在盾安环境公告上马多晶硅生产线当日,国元证券研究员周海鸥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未来多晶硅行业的产能是否过剩,除了取决于欧洲市场的补贴政策能否延续以往力度以外,更重要的是国内新建的光伏电站能否大幅增加对多晶硅的需求。两年过去,国内多晶硅行业仍旧无法摆脱严重依赖欧洲市场的尴尬局面。如今,最具性价比的年产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也面临停车技改的尴尬局面,国内多晶硅行业已进入最严酷的寒冬。

  不仅如此,12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初裁结果认定,有明确迹象表明中国出口的晶硅光伏电池存在接受补贴并以低于合理价格销售的行为,这又将给整个行业的发展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来自:证券时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apple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