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4|回复: 0

光伏产业发展 整合势在必行

发表于 2012-4-12 08:47: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光伏行业的深度整合真正来临。这既是一次大浪淘沙,将拥有研发能力、管理团队和规模的企业留下来,也是大中型企业深度调整的催化剂。

       最近有关光伏制造业的负面消息不断传出。江西赛维被爆大规模裁员、中盛光电关闭硅片厂、多晶硅企业大批停产、国内主要光伏组件品牌报价下探至每瓦5元的低点……可见自去年4季度开始光伏行业发展受挫的趋势仍在加深。再加上美国双反和德国大幅下调光伏电价补贴对行业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光伏企业日子非常艰难。

       其实,困难局面的背后正透露出的行业整合的契机,这一新兴行业的深度整合真正来临。深度整合既是一次大浪淘沙,将拥有研发能力、管理团队和规模的企业留下来,将规模小、注重短期利益的投机企业淘汰出局;也是大中型企业深度调整的催化剂,他们将更多地考虑提高技术研发力度,谋求降低成本,如英利现在已经开始优化生产结构,联合上下游企业进行大范围的资源整合,针对新兴市场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

       对于多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的组件生产环节的小企业来说,规模小且技术无优势,很难激发大企业的并购意愿,最终将在市场竞争中退出。但不排除某些具有特点的中小企业可能会成为部分意欲延伸产业链的大企业的并购对象。

       这场整合更大的看点还是在大中型企业间的调整上,因为调整的结果将最终影响光伏行业的格局走势。在今年2月发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光伏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形成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而目前国内光伏行业的一线企业约有七八家。谁将笑到最后,对不少企业内人士来说,目前整合的走势还看不太清。

       不过可以厘清的是,同质的大企业间的强强整合可能性较小,交流合作增多、共度时艰有可能,但是兼并整合不太可能。目前的光伏一线企业多为民营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且各自的品牌、生产规模、销售区域、售后服务等已自成体系,很难整合到一起,最终可能还是在市场竞争中见分晓。但是不同生产环节上的大企业整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生产硅料和硅片的企业间进行整合。

       来源:经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