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8|回复: 0

光伏产业如何尽快走出困境

发表于 2012-7-17 11:00: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必须从国家层面对整个光伏产业进行统筹研究和规划,通过重组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把产业发展与上网应用联系起来,突破关键技术。

  2011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发展形势日趋严峻。“产业整合”成为新闻媒体关于光伏产业的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那么光伏产业应该如何整合呢?有专家认为,应以市场的眼光看待问题,由市场自动去调节产能。但事实是,在“全国皆光伏”的局面下,完全依赖市场机制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并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加快建立健全光伏产业组织,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为基础筹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倡导行业内部抱团发展,互信互助。

  其次,应加快制定并实施国内光伏产品和系统标准,完善光伏产品和系统的标准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扶持几家光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产品的认证、监测制度,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和光伏发电系统验收。

  最后,应坚持扶优扶强,支持骨干光伏企业加快发展,对重点光伏企业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组织协调并管理重点光伏企业认定工作。通过认定的光伏企业可在资金扶持、承担国家项目、金融信贷等方面享受国家有关鼓励政策。

  而要使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不但要积极推动光伏产业重组整合,还要把产业发展与上网应用联系起来。通过夯实上网基础,推动电力体制改革,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一是完善上网补贴政策。要体现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按区域太阳能资源情况确定上网电价,并且电价需适时随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整。另外,上网电价要与电力的品质挂钩,“电力”也是一种商品,应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即电力输出稳定、质量好、可预测,价则高。

  二是完善项目管理和并网技术标准。国家各相关部门以及电网公司之间加强协调,统筹规划全国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一方面应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全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目标和方案,优先开发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地消纳容量大、电网输送能力强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研究,制定大型光伏电站以及建筑领域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标准,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

  三是尽快破解并网“瓶颈”。针对分布式能源和与之相互依存的微网系统发展特点,推动《电力法》和《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探索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自建自发就近使用”的光伏发电全新模式,寻求“用户、电网、投资方”等相关利益方互利互惠的解决方案。

  四是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分布式发电系统建设。在当前的光伏产品价格水平下,光伏系统投资约为1.3万元/kW,发电成本约在1元~1.5元/千瓦时之间,基本上与东南沿海地区高峰时段的工商业用电持平。鼓励在用电成本高、电力紧缺且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大力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低压入网,实现“就地发电、就近使用”。

       来自:电子产业信息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