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2-6-28
- 积分
- 1053
- 阅读权限
- 30
- 精华
|
楼主 |
发表于 2012-8-3 09:55:41
|
查看全部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根源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盲目投资,盲目投资的根源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有病。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根治于社会结构之中的,不止一个经济学家深刻的剖析过中国经济的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矛盾集中突出的时代:
1)高速经济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2)快速城市化与旧有制度体制之间的矛盾;
3)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福利保障之间的矛盾;
4)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
5)通货膨胀、内需不振和低收入之间的矛盾。
以及由于国家政策所导致的“贷款利率过高”及“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出口利润下滑”等问题多层次的叠加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传统制造业利润薄如刀片,大炼钢铁不如养猪种地,多年经济发展积累的巨量资本流动性无处释放,急需铸造几个巨型“蓄水池”把资金收住。于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出台了。新能源、新材料,尤其是光伏、风电、物联网这几个万亿级的产业正是步入各级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规划。
这忽然让我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本《陈云传记》,里面讲上世纪60年代有段时间也曾出现过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云在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普遍短缺且限量供给的背景下,果断采取以包括伊拉克蜜枣在内的多种高价不限量果蔬商品供应市场,快速回笼货币流动性,有效应对了通胀压力。那个年代的人应该对伊拉克蜜枣印象深刻,那是典型的奢侈品,蜜枣味道虽好,可是有寄生虫,吃坏了许多人的肚子。
我常想,光伏行业就是那伊拉克蜜枣,中央政府鼓噪,地方政府助澜,仿佛哪个城市,哪个省要是没有光伏行业撑门面,都是件不道德,很土很落后的事情。终于光伏行业这个蜜枣吃坏了很多人的肚子。真正关乎行业存亡的上网电价却始终“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国家鼓励新兴产业投资本是为了宏观调控,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为了吸纳多余的流动性,大量投资纷纷落网正中下怀。如今无法自拔,破产清算还是兼并重组对国家倒是次要的事,只要不化作滔滔流动 性危害经济基本面就是调控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