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3|回复: 0

光电住宅小区迎来建设黄金期

发表于 2009-4-19 08:34: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10:05 解放日报  
国家财政对“太阳能屋顶”贴补力度达日本3倍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大面积的太阳能薄膜电池黑中透亮,可谓“会发电的玻璃”,用于铺设“阳光屋顶”和玻璃幕墙。但由于这种光伏发电一体化建筑初期投入大,一直未能大规模建设。为使“阳光普照”,国家近日出台加快推进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财政补助力度已达日本3倍。由此,太阳能自发电、自用电的“光电住宅小区”迎来了建设黄金期。   《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由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并配套了资金补助细则。这一政策针对顶面、墙面大幅采用太阳能电池材料构造的建筑。两部委明确,每安装1瓦太阳能就可获补贴20元,财政支持力度与美国加州补贴水平持平,大大高于日本太阳能装置每瓦6元(折算后数据)的补贴。专家认为,受此利好刺激,相关“太阳能建材”和建筑市场将实质性、大规模启动。   据美日等国建设经验,安装3千瓦到5千瓦的太阳能建筑组件,就可满足普通住宅之需。以5千瓦的一幢“太阳房”为例,如铺装形如玻璃的太阳能薄膜电池,按现有技术条件,每瓦花费约30元,其中国家贴补20元,用户“自费”10元,因此总支出为“国家10万元、用户5万元”。专家算了笔账,这套光电建筑每年可发5500度电,如并网接入城市电网,按“太阳电”每度1元电价,一年可得5500元,这样大约9年可收回投入。   据了解,为实现规模效应,这次政府高额贴补设定了两道“门槛”。其一,单一工程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不小于50千瓦,因此一幢住宅的3千瓦或5千瓦“太阳电”需要联网,小区内十几幢住宅的总容量就满足了贴补要求。其二,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不能低于6%,这大大激励了太阳能企业研发新产品。前天,强生光电公司在沪推出的第五代薄膜电池已实现低成本量产,平均转化率已达6.5%;另据悉,浙江正泰公司下月初将来沪展示转化率9%的电池组件。专家认为,随着效率提高、单位发电量增长,每瓦电池安装成本将进一步走低,民用太阳能光电建筑的投资回报期会大大缩短。   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透露,新一代薄膜电池重量只有从前一半,每平方米不到10公斤,且制成了标准化模块,方便屋顶和外墙安装,使得光电一体化建筑兼具美观和实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