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6|回复: 0

欧盟反倾销“大限”逼近 光伏产业积极谋求应对之策

发表于 2012-8-27 09:20: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国内一些地方今年以来的光伏出口额已出现下滑态势。河北省海关统计,今年2至3月,河北光伏出口的萎缩幅度仅为17%和14%,到了6月,同比跌幅已经高达33%。在光伏企业扎堆的浙江省台州市,上半年共出口光伏电池板8628万美元,同比减少36.8%。

广东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国外“双反”措施的频出,对像他这样国外市场比较单一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打击甚重。“要是现在欧盟展开‘双反’调查的话,估计到年底前一段时间中小光伏企业的日子将更不好过。

国内企业欲海外建厂

面对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的“山雨欲来”,国内业界最近动作频频希冀力挽狂澜。据了解,在Solarworld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后,国内天合、英利、尚德、阿特斯等四大光伏巨头联合全球近80家企业成立联盟开始到欧盟各国进行集体游说,希望其撤销反倾销调查。

政策层面更是动作频频,继商务部近日受理国内四大多晶硅企业对进口欧盟多晶硅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后,国家能源局近日也召集众多专家与行业巨头会商应对欧美双反举措。据称,政策方已在酝酿将国内光伏市场未来规划目标继续大幅上调,并力图保持国内1元/kwh的上网电价2-3年内不变,以积极打开国内光伏市场来寻求替代欧洲市场退出的空白。

尽管国内业界频繁发力,但市场分析普遍对此表示悲观情绪。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欧盟市场占据国内光伏产品出口的70%以上,其他海外市场份额约占 15%,国内市场更是只占5%不到。即使国内政策方态度再积极,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国内建电站并网问题不解决,预计3年内国内市场难有起色,除非行业能承受类似风电那样大面积‘弃风’局面而宁愿选择让太阳能电站‘晒太阳’。”该人士称。

梁田表示,从目前来看,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几乎已成定局。这将逼迫我国光伏企业到海外设厂,造成中国实体经济外移。

汉能控股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没有抱太多幻想,已经开始筹备赴德国建厂。尽管这样做将不可避免地大大增加公司的人力和各项财务成本,但已是无奈之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