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06|回复: 4

盛隆光电:纺织转行光伏 隔行并非隔山

发表于 2009-6-11 08:03: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我市一家生产氨纶纱的纺织企业,却摇身一变,改行生产光电产品——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这次产业转型,不仅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1到4月份还实现产值3亿元和650%的高增长,全年销售有望超过10亿元。  这家企业原来的名称是张家港市盛隆氨纶制品有限公司,现在叫苏州盛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记者日前走进公司的核心生产车间采访,看到身着防护服的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车间里的工程师告诉我们,他们是在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像这样一片片闪着蓝光的的小东西,从硅片到成品总共要经过13道工序,而且在加工环境方面的要求极高。
  苏州盛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腾骏:“工艺方面,比如说温度、流量、环境温、湿度的控制要精确,这样最大地发挥它的光电转换效率;另外,对于整个车间工艺卫生的控制,人员的着装、外部跟硅片所接触的所有细节,带来的任何污染都有可能引起它的效率的衰减。”
  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投资,让记者纳闷的是,这家企业原先是生产氨纶纱的,而且是在前几年氨纶纱市场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主动转向太阳能光伏这一新兴领域的。隔行如隔山,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是怎样作出这个决定的呢?
  苏州盛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隆仁明:“当时我在中央二台看到了一个新闻,草原上的一个蒙古包,旁边有几块太阳能的电池板,能够发电供应照明,也能供应电磁炉做饭,我就觉得这个产业肯定会很好。”
  隆仁明看了一条新闻,就关了一家氨纶纱厂,开了一家太阳能电池厂。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在当前众多纺织企业为了有限的市场份额抢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隆仁明的太阳能电池厂却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高成长的市场回报。
  目前,盛隆光电公司项目投入已超过4亿元,拥有全套拉晶、切片、电池片以及组件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今年还将投入2亿元,形成年产120兆瓦的产能规模,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规模型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之一。
  苏州盛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隆仁明:“现在回头看看,我们企业转型肯定是正确的。从以前的纺织行业一下子转型到这个高新技术领域,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目前,市场上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一般在17%,盛隆光电的产品可达17.2%,这家公司已经计划明年在韩国主板市场上市。

来源:张家港电台
发表于 2009-6-11 08:11:31 | 查看全部
战略是对的,发展就会快很多,老板有眼光。但是真正对于错,还要经过时间考验
发表于 2009-6-11 09:56:53 | 查看全部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华人的赚钱能力不逊于犹太人....
从金钱来说,很有道理,,
从创造价值来说,,,垃圾。。。。。难道光伏技术就是这么简单???
卖茶叶蛋能有钱买导弹,并不代表就会搞导弹了。。。。。。。
发表于 2009-6-12 08:36:09 | 查看全部
花钱投资仅仅是个开始,能否专注的走下去,路还很长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