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3|回复: 1

英利:光伏“双反”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先机争夺战

发表于 2012-10-8 11:41: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当大部分同行在悬崖边缘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恐怕只有苗连生的英利还会热火朝天地给员工们炖猪肘、搞竞赛。然而,山高人为峰。或许正是这种对员工本身及其组织力、凝聚力的一贯注重,才是这家总显得有点“土气”的光伏企业,能够走到今天的秘诀。

  “一变三接线盒”创新项目每年可节约2000万元,“太阳能新型刮刀”创新项目按1G瓦的产能计算,年可节约制造成本1500万元,“新型石墨舟”创新项目保守计算每年可以节省设备维修费用250万……这些与太阳能技术有关的创新,并非来自于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而是出自英利集团普通一线员工之手。近日,英利举办了以员工发明为主的第一届技术创新博览会,展出了近600个技术创新项目,80%出自一线工人之手。涵盖光伏产业、飞轮储能产业、高纯硅材料、产业配套、绿色农业和服务业六大领域,包括多项全球领先的创新项目和成果。英利集团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技术博览会,带动全体员工的创新高潮,加强员工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将创新成果快速应用到生产中去,实现技术水平提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据英利方面介绍,这种技术发明和工艺改进在英利几乎天天都有,这次展会展出的近600个创新项目也只是英利全员创新成果的一个侧面。英利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倡导和鼓励全员创新。在“全员创新”理念的指引下,这个拥有两万多人大团队的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作为世界主要光伏产品生产商之一,英利目前拥有员工2.6万人,平均年龄25岁。一直以来,英利都在通过各种方法让员工保持不断创新。比如英利主打产品之一的“熊猫”电池,量产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5%,成本却比同类企业降低30%。

  因为欧洲的双反调查,中国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及时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苗连生看来,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国际贸易纠纷,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夺先机的一场战争。要想保护好中国光伏这一民族产业,就必须练好“内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来自:中国网
发表于 2012-10-8 13:46:22 | 查看全部
我也是光伏冬天里,大厦将倾,仍顽固利用光伏发电的一块小组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