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5|回复: 0

英利称摆脱对欧依赖 国内市场占比升至36.71%

发表于 2012-10-31 22:33: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过去,欧洲市场一直是我国光伏企业最重要的市场,70%以上光伏产品均依赖欧洲市场,而欧美的“双反”调查迫使我国光伏企业不得不另寻出路。记者从英利集团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德国市场在集团整体销售中,比重已下降到40%左右。整个欧洲市场所占比重有望在明年下降到40%左右。英利正在摆脱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

  和整个行业状况一样,以往,英利集团70%以上的产品需要出口至欧洲市场。而今,英利向着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发力,英利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英利集团欧洲市场的比重将下降至45.17%,美国市场比重下降为10.31%,中国市场比重则上升到36.71%,新兴市场比重将上升到7.82%。“尽管新兴市场份额不大,但上升的速度非常快。2011年,这一数字还只有2%。”王亦逾说。

  10月24日,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新加坡有限公司将向新加坡光伏系统集成商SolarGy公司供应1兆瓦组件。这批组件将被用于新加坡乌鲁班丹新生水厂的1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是目前新加坡最大的单体光伏发电工程项目。

  据了解,这一项目将于2013年2月完工,预计每年发电120万千瓦时左右,相当于250个四居室住宅的平均用电量。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英利集团的出货量已经达到1600兆瓦,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2100至2200兆瓦。“如果这一预计能够实现的话,我们将取代尚德和美国第一太阳能,成为新晋的年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业。”英利集团首席财务官李宗炜说,过去几年,一直是无锡尚德和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轮流占据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宝座。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无锡尚德开始超过美国第一太阳能,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而今年上半年,英利出货量已经达到1100兆瓦,超过尚德,跃居世界第一。

  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国内的光伏行业开始出现普遍性亏损,英利集团也不例外。有专家表示,当前,对于光伏企业来说,开发国外市场最关键的指标便是成本。记者了解到,英利第三季度的多晶硅组件成本在4.14元/瓦,第四季度预计会降至3.68元/瓦。去年二季度,英利的非硅成本在72美分/瓦,预计今年年底能达到45美分/瓦,一年半时间能下降27美分/瓦;硅料成本也将从去年的50美分/瓦降到今年年底的15美分/瓦。

       来自:中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