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3|回复: 0

我首次发起“追溯征税”调查

发表于 2012-11-28 09:2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自中国对美国、欧盟、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以来,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多晶硅生产商和出口商在短期内大量突击对中国出口。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导致中国国内产业陷入困境,严重影响到即将实施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救济效果。

  继今年7月和11月发起对欧盟和美国、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双反”调查之后,中国商务部于11月26日又发起了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追溯征税调查。这是我国首次对外发起追溯征税调查。

  中国商务部表示,此项调查是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国内申请企业主张,自中国对美国、欧盟、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来,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多晶硅生产商和出口商在短期内大量突击对中国出口,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导致中国国内产业陷入困境,严重影响到即将实施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救济效果。据悉,追溯征税的期限一般追溯到初裁前90天。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目前,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数据显示,2011年8月~2012年1月,我国多晶硅总进口量为20881吨,但在2012年2月~7月,进口总量增至29174吨,增长40%。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约为8720吨,环比增长13.15%,更创下历史新高。同时,2011年1~4月,被调查产品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公斤477元,但2012年1~4月的平均价格已降至每公斤162元。一年内的降价幅度高达66%。

  根据要求,欧盟、美国、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者或出口商需在12月11日前以书面形式,提供2012年1月~10月按月度统计的对中国出口多晶硅的数量和金额等信息,并自2012年12月起至本案初裁公告发布当月止,每月15日前提交上月对中国出口被调查产品的数量和金额等信息。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接连遭遇欧美贸易保护主义之害。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展开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并已作出肯定性终裁,中国光伏产品输美之路由此“堵塞”。今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产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和关键部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令中国遭受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贸易诉讼。中国政府代表团曾一度赴欧斡旋,但未有实质性成果。随后,中方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由此,中国商务部如今的决定也被西方舆论解读为“贸易报复”。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者之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如果调查成立,则意味着欧盟和美国、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受到影响。不过,欧美韩原本就存在低价倾销的问题,只是以前中国与之更多用沟通、合作的方式解决,但现在这个气氛被单方面破坏了。”

  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及新能源领域,中美欧企业之间一直有密切的合作,一方面中国将光伏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国,另一方面中方也进口大量的多晶硅产品和相关设备,尤其以从美、德、韩三国进口为主。

  江苏苏州吉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周新明表示,这一调查对光伏行业的上游企业影响大些。“目前自欧盟和美国、韩国卖到中国的多晶硅材料价格普遍较低,如果追溯征税,对于上游生产企业而言,可以占有更多国内市场,利好更为明显。”

       来自: 国际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