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2-6-28
- 积分
- 1053
- 阅读权限
- 30
- 精华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1 08:53:26
|
查看全部
依赖国外市场是软肋
“光伏产业的发展确实需要认真反思一下”,鲁延武说, “前些年光伏产业实在是太热了,以至于各地到处都在上光伏发电项目,现在还有热钱不断向这个行业集中”。据称,不久前鲁延武就接到电话,对方直接就问 “北京有哪些楼顶可用来建光伏发电站”。他表示,现在的市场投资缺乏理性,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缺少足够的了解。
据统计,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光伏电池产量达100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其中5家企业光伏电池产量居全球前10位,是名副其实的产能大国。
“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很特殊,”鲁延武说, “我们走的是一条国内开花国外香的路线”。2000年以后,受益于欧美国家新能源政策,中国光伏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企业利润增长多年连续保持在100%以上。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无锡尚德公司,2005年在美国上市,受到市场的热捧,股价一度创出90多美元的天价。
“我们的光伏产业是两头都在外,核心部件以及用户都在国外,只有原料生产、组装加工在国内完成。”鲁延武说, “简单的加工模式和市场通道,导致光伏产业下游紧紧依附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的比重非常小,2011年,在全国3.6吉瓦的光伏发电总装机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只有0.2吉瓦左右。这与中国10亿千瓦的总装机容量相比则更是微不足道”。
他指出,这种条件下,一旦国外市场出现变化,最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国内制造企业。国内的市场规模不足以支撑现有的产能规模,企业倒闭也就在所难免。据了解,无锡尚德的股价现在已不足1美元,企业亏损严重岌岌可危。
市场前景或在于 “决心”
“国网公司包括国家能源局可能出台的政策,会对企业有一定帮助,但作用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鲁延武说, “如果让我估算,政府每度补贴1.8元才能真正使企业有利可图,行业才能持续发展”。
鲁延武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座光伏发电站,寿命为25年,如果按照15元每峰瓦的工程造价来计算,补贴1.8元,企业大概可以用10年时间回收成本。这还要保证这期间正常上网,没有拉闸限电”。 “按照现在提出的补贴0.6元,加上现有的电价,如果是自用自发,那么相当于是补贴1元,这样可能需要15年才能回收成本,企业成本里还有贷款利息等因素,没有20年想回收成本真的很难。这么低的补贴,投资下去哪里还有什么回报?”
近年来,我国建了很多大型光伏电厂,但也存在弊端。此前,国家能源局调研发现,虽然优势明显,但西部是能源基地,电力原本就很充足,电力如何消纳就成了问题。而如果把这些光伏发电远距离输送到东部缺电省市,所有优势又会消失殆尽。
鲁延武说,未来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发电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我国资源禀赋条件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所决定的。至于如何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其实我们可以从欧美国家借鉴一些经验”。
据介绍,德国在2005年以前对于光伏发电每度补贴在0.5欧元以上,最高接近1欧元。电网企业与投资方包括个人用户签订合同,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并且上网后,因为用电价格低于上网光伏电价,由此形成的正收益,用户或建设方可以在合同期内一直享受。在利益的引导下,这种模式极大推动了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尽管近年补贴在逐步降低,但仍能使光伏发电有利可图,持续发展。
鲁延武指出, “现在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扶持光伏项目发展就必须解决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等问题。经济这么低迷,原有的火电企业、水电企业生存都很困难,发展光伏发电是否会触及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利益?所以,国家必须要拿出更大的发展决心,光伏产业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