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6|回复: 0

英利集团加快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

发表于 2009-8-9 19:12: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世华财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英利集团加快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年融资3.6亿美元,凭提炼高纯度硅技术占先机,可能将率先达到1元/度光伏电价。   据证券日报8月7日报道,7月17日,英利集团投资12亿元在海南“光伏岛”建设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7月22日,“养殖与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在河北定州落户;7月28日,英利集团在博野县城南工业区实施生猪养殖项目、包装印刷项目、石墨加工项目、网版印刷项目,并由其关联公司投资建设沼气发电项目和利用建筑物屋顶的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   7月27日,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代表全体6,300名员工见证了位于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英利集团产业园四期800兆瓦项目奠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年产8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2010年12月建成投产。届时,英利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产能将达1,400兆瓦。   1998年英利集团正式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目前是国内唯一拥有从硅料、多晶硅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到光伏应用系统等完整产业链的光伏制造商。业务涵盖产品及并网、离网应用系统的设计、制造、销售、安装。2007年6月8日,英利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   2008年始,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疲软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光伏产业,包括英利集团在内的众多企业都毫无例外的感受到了“寒冷的严冬”。有数据显示,单单2009年一季度,中国就有300多家依赖出口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厂家停产,残酷的现实摆在所有中国光伏企业面前。   这一切的发生并非“空穴来风”。断章取义的概论中国光伏产业,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没技术,二没市场”。所谓没技术,是因为低成本提取多晶硅的技术还被国外垄断,而中国光伏企业多采取盲目扩大产能的作法“拆东墙补西墙”;所谓没市场,则正是由于技术落后而导致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了光伏发电成本远超传统火力发电,使其无法被消费者接受。   虽然这段外需极度疲软的日子很是难熬,然而,能够“抵御严寒”的光伏企业随后迎来的是中美两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暖流”。一时间,外需、内需大有同步回暖的趋势。为刺激经济增长,4月份欧美各国纷纷扶持太阳能发电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3月,中国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此后,仅过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业界期盼已久的“金太阳工程”正式启动。业内一致评价“金太阳工程”的启动,将大大加快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半年融资3.6亿美元,凭提炼高纯度硅技术占先机   英利集团   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助理刘耀成说:“全球只有四家企业可以自己提炼高纯度的硅,然后用这种材料去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家。”   省市各级政府以及享有“中国电谷”美誉的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了英利集团莫大的支持与关注。最终,英利集团克服了光伏行业原材料不足、人民币升值、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因素,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利润13.5亿元,出口创汇10.3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100%。是华尔街唯一一家完成年初指引的光伏企业,并当年实现利用外资6.53亿美元。 *分页*   不仅如此,借助纽交所上市的融资优势,2009年6月15日,美国上市公司(股票代码“YGE”)成功增发,融资额达2.3亿美元。在此之前,英利公司通过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境外直接贷款等形式融资1.3亿美元。2009年1-6月,英利集团境外融资和引进外资达到3.6亿美元,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又由于自主突破了提炼多晶硅的技术,抢占了外需回暖的先机,英利集团二季度比一季度订单增加了70%。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说,“英利取得的佳绩得益于欧洲各国季节性因素的缓解,以及中美两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目前市场需求快速回升。二季度光伏组件需求大幅增长,出货量环比将上升70%以上。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等成本的降幅大于产品价格,预计毛利率将由一季度的15.3%提升到18%至20%的目标。”   作为全球最完整产业链企业,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完整产业链)为成本控制、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目前英利集团成为全球非硅成本最低、单瓦耗硅最低的太阳能公司,自2009年起,这种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开始被业内人士称为“英利模式”。在自主创新领域:英利已经先后完成了180微米硅片切割等300多个创新项目,电池转换效率稳步保持在16.1%,成品率保持在98%,拥有全球最领先的电池制造水平。   英利或将率先达到1元/度光伏电价   目前,苗连生已启动英利集团的新一轮战役,从7月1日起大干90天,实现销售180兆瓦的目标。预计全年完成销售450-500兆瓦,全球市场份额达12%。   正是由于面对“后金融危机”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英利集团决定调整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计划在现有600兆瓦的基础上,投资60亿元新建800兆瓦光伏电池项目,将产能提高到1,400兆瓦。鉴于英利正在建设的硅材料项目----六九硅业。其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国内唯一的新硅烷工艺,直接利用硅石(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多晶硅,闭环式生产,低耗能、高效率、低成本,并且没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在2009年9月份一期3,000吨硅材料项目投产后,启动二期6,000吨硅材料工程,提前完成1.8万吨多晶硅料项目整体建设。同时,在产业链下游大力开发光伏并网工程。   英利集团总经理王向东介绍800兆瓦光伏电池项目情况时说,“四期工程与英利前三期工程相比,速度将更快、产能规模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技术水平更   精,并全线实施命名为‘熊猫计划’的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新技术。同时四期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扩展保定作为‘中国电谷’和低碳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目前,英利已拥有从硅料、硅锭、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应用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链,实现非硅成本和单瓦耗硅业内最低。随着英利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产业规模的扩大,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10年英利集团将率先达到光伏发电成本每度电1元的目标,届时将极大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苗连生介绍说。(www.solar-pv.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