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4|回复: 0

向日葵:等待资本灌溉

发表于 2009-8-13 08:39: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记者 于 南 实习记者 杨 萌

  据记者调查,2008年3月2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出台的时候,深交所曾在深圳召开“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座谈会”,与会人士包括来自行业各不相同的13家创业企业的负责人,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向日葵)的董事长吴建龙也名列其中。由此,浙江向日葵“一举成名”,成为企业渴望追逐创业板,期盼资本市 场支持的焦点。

  拟登录创业板的企业很多都是以高科技技术打“天下”的,作为国家大力扶植“光伏”产业中的一支“后起之秀”,浙江向日葵有着自己不一样的发展史。浙江向日葵是由港商独资建立,建立之初便以“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伏能源产品研发制造技术”为目标,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当时的总投资为267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157万美元。2006年4 月,浙江向日葵正式建成投产,主要以生产5英寸(125mm×125mm)、6英寸(156mm×156mm)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以及160瓦、170瓦、180瓦等规格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主。浙江向日葵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以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光伏企业。不断的研发运用新技术,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了公司能够稳定发展的原因。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起初,公司产能是25兆瓦的规模。由于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决定再增加50兆瓦规模,到2007年12月,公司的产能已达到75兆瓦。2008年底公司产能达到175兆瓦。根据向日葵公司的发展规划,如果2009年年底前能够实现成功上市,则2009年底公司产能将达到375兆瓦,2010年底公司产能达到575兆瓦的生产能力。

  尽管今年以来,新能源企业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新宠,但是由于国内新能源企业普遍缺乏“一剑致胜”的“独门秘笈”,使得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资金去投入到不断的更新和研究新技术中去。例如,国内光伏企业发展的弊端,就是由于国内缺乏拥有提纯多晶硅技术的公司和技术,这是导致我国光伏发电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而去年至今的光伏产品的价格崩盘使得浙江向日葵清醒的认识到,要借助资本市场这个平台来解决研究新技术的经费及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公司董秘胡放鸣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公司一直在做准备,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资本市场作为平台,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随后他又强调了“创业板如果有吸引力的话,公司肯定会去争取。”由此可以看出,创业板对于急需资本灌溉的“向日葵”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来源:证券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