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4|回复: 0

【解读发改委意见稿】(二)国家是在鼓励就地消纳、自发自用,而不是发电上传

发表于 2013-3-13 11:54: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此意见稿,我们看到了执政者的进步。

  首先是正视了中国幅源辽阔、地理差异大的现实,改从前一刀切的上网标杆电价为按区域划分的4档电价,先不管价格如何,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其次,对业界一致诟病的金太阳的事前补贴方式改为事后度电补贴方式,这又是一次本质上的补贴方式的进步。由于金太阳政策采用的是事前补贴方式:项目通过评审后就给补贴,骗补、先建后拆、报大建小,难以监管。电站建设采用次级组件,质量缩水,难以管控。相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自2009年批复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仅有装机总量40%的发电量实现并网,其他工程均因各种情况未完成并网或延期。真正实干者拿不到补贴,投机者拿到指标买卖项目,谋取暴利。

  但是,不足之处仍然是存在的。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分布式光伏来说,为何要将自发自用和发电上传区分对待?自用另给0.35元的补贴,上传没补贴只给0.4元的脱硫煤电价。显然,国家是在鼓励就地消纳、自发自用,而不是发电上传。

  原因无外乎两个:

  1.政府财力不够,不足以补贴所有光伏发电。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十二五计划到2015年分布式光伏要安装10GW,大约可年发电量12G度电,每度电补贴0.35元,每年就需要42亿元。这很多吗?国家每年从电费的可再生能源附加(每度电8厘)就能收到400亿元,而我国每年的三公消费就19000亿元,国家挤点牙缝就出来了,还要区分自发自用和发电上传,有这个必要吗?给电网的计量工作增加了难度和费用。

  2.发电就地消纳,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和干扰。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发电量会随天气和日照会大幅波动。光伏电力的上传对于原本按照单向放射形设计的电网是一个挑战。由于接入分布电源,保护装置上流经的电流就可能有单向变为双向。这都会增加电网的管理难度,需要对配电网进行相应改造。鼓励就地消纳就是减少发电上传总量,减少对电网的冲击。我认为此举考虑不周。国家应该对自用电部分和上传电部分同等对待,把可能的问题丢给电网,你既然垄断了中国整个输电、配电、售电的优质资源,你就应该有义务解决这些问题。任何国家的自然垄断性的产业,都应该是微利并以公共服务为第一目的。这正是倒逼电网与时俱进的大好时机,电网应该跟上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脚步,而不是固步自封,原地踏步。

  总之, 我们不缺钱,也不缺技术,我看缺的还是对新能源的决心和信心。我们的政策的脚步能否再迈大一点呢?

  来自:新浪微博@和海一样的新能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