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2-9-27
- 积分
- 274
-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光伏”为何遭欧盟“双反”?
3月2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一事答问时表示,此次双反调查案,涉案金额和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据初步测算,光伏电池产品涉及中国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占2012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的70%以上。
如此巨额的“双反”案件,事出何因?影响几何?
江苏省赣榆县经济开发区一家能源公司的工人在搬运出口欧洲的太阳能光伏产品。 司伟摄/光明图片
是谁挑起事端?
2013年3月5日,欧盟发布公告称,将自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登记,这意味着建立了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补缴惩罚性关税的追溯期,可能引发欧洲光伏进口商恐慌性拒绝中国光伏产品。此外公告中还说,欧委会的调查小组已经初步证明,中国光伏产品对欧盟市场实施了倾销与补贴。
此次事件肇始于2012年7月,以德国企业Solar World为主导的25家欧盟光伏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欧盟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垄断、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两个月之后的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4个月之后的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发起反补贴调查。至此,在欧盟市场内,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双反”齐下,中国光伏企业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