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8|回复: 0

欧洲政策迟迟未订 中国光伏步履艰难

发表于 2013-5-9 09:07: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内忧未解,再添外患,虽然有近千家本土企业反对,但欧洲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并没有改变。昨日,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4月27日,欧盟对中国光伏玻璃发起了反补贴调查。同在昨日,两名欧盟官员表示,将向中国产太阳能面板征收税率平均为47%的临时性惩罚性关税,该决定自6月6日起生效。两件事无疑又加重了正处债务危机中的光伏企业负担。

  两个月前,欧盟委员会应欧洲光伏玻璃生产商协会的申诉,正式启动了对中国光伏玻璃的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次反补贴调查涉及的是同一出口产品,这就意味着,该光伏产品从“单反”变成了“双反”。据初步统计,2012年,所涉及的产品(包括同一税号下其他玻璃制品)对欧出口约2亿美元。

  其实,早在去年9月和11月,欧盟就已相继宣布对原产中国的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由于欧洲“双反”的光伏产品较之前的美国“双反”的范围更大,而且欧洲又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市场,市场占比达六成,可想而知,欧盟“双反”对国内光伏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事后,中国多家光伏企业通过积极抗辩及呼吁政府支持等多种途径应对。不可思议的是,在今年4月还传出消息,欧洲20多个国家的700多家光伏企业要求欧盟委员会放弃制裁中国光伏产业。

  事情却并没有得到改观。一边是光伏玻璃遭“双反”,另一边是高额的临时性惩罚关税,目前深陷债务危机的光伏企业正在遭受连环打击。“现在,尚德电力因为债务重压被迫破产重整,赛维LDK现在也是资不抵债,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很显然,欧洲‘双反’的咄咄之势着实让国内光伏企业雪上加霜。”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说。

  然而,仅从这一次光伏玻璃“双反”看,负面影响并不大。昨日,国内光伏巨头英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光伏玻璃都是从别的生产商处采购,“光伏玻璃生产需要特殊材料,而且销售价格并不高,利润不大,因此国内做光伏玻璃的企业较少,这一产品的出口量也并不大。所以,欧盟‘双反’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有限”。

  英利方面进一步介绍说,公司产品的欧洲市场占比也高达50%以上,“如果‘双反’终裁要征收高额关税,对企业的影响会很大。尤其这一次‘双反’对象被提升到所有光伏产品,也就意味着哪怕是原产中国的光伏小飞机等所有相关产品都可能被‘双反’。所以企业们现在还在积极呼吁欧洲方面停止‘双反’,否则,中欧双方都会受到损失,尤其是欧洲的客户”。

  光伏企业内忧外患

  内忧巨债压身


  2013年3月20日尚德电力71亿元举债未还,其中国子公司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

  2013年4月16日赛维LDK总额度为2379.3万美元的可转债(加上利息)到期未还,成第二个债务违约光伏企业

  外患“双反”不断

  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正式立案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双反”调查

  2012年11月美方针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

  15.97%的反补贴关税

  2012年9月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2012年11月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2013年3月欧美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强制进口登记
 
  2013年5月欧盟将对中国太阳能面板征收47%惩罚性关税

  来源:北京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