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8-9-5
- 积分
- 35207
-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6月6日9:30,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白明做客强国论坛,以“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税与中国反制措施”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白明】:各位网友大家好,这是我第三次来人民网,而且加上没有到现场的电话采访,可能还有更多次。
中国光伏产品竞争力来源于技术进步
[网友霓虹小巷]:光伏产品是我们对欧盟出口的优势吗?这个案子的背景是怎样的?
【白明】:光伏产品是有一定优势,因为竞争优势一般体现在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方面,非价格竞争主要是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过去总体上大家一个印象,是中国整体技术水平不如欧美,确实是这样,至今我们也是这样认为。但是,我觉得不排除局部领域,我们跟欧美国家差距不大,甚至没有差距,甚至极个别领域还有所领先。在光伏产业,据我了解,在很多环节,我们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我昨天看了一段电视访谈,有业界人士说,平均来说,现在光伏只差一年,甚至也有人说,没有差距。但是,东西是一样的,“物美”一点也不差,“价廉”,不说也知道,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而且中国的光伏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有它的规模竞争优势,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再有,中国的光伏企业的发展规模大,企业很多,所以形成了比较充分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价格就可以做得比较有竞争力。同样的东西,物美价更廉,不用我们的光伏用谁的?
这个案子的背景是什么?我们回顾一下去年7月份欧盟内部一些光伏企业把这事提出来了,9月份开始反倾销调查,欧盟还开始了反补贴,随后又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这个问题就开始了。实际上我们看,在欧盟之前,美国也对中国的光伏“双反”,中国的光伏产业90%要依靠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美国是一大块,欧盟是更大一块,第一大块。如果说美国市场,因为被美国双反了,对我们光伏是一个巨大打击的话,那欧盟如果双反,不仅是打击,而且是毁灭性的。它不是活得好与坏的问题,是能不能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它在美国已经双反的情况下,欧盟更重磅的炸弹叠加在一起,对我们的相关产业造成损失。今天早晨我还看到,说是对中国造成多大损失呢?有说二千亿的、有说三千亿的,各种说法。因为光伏企业,谁也没有特别仔细地去统计和估计,至少说明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影响我们的就业,有人说是影响50万人就业,有人说会更多。这是对我们的另一个影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企业关心,老百姓关心,中国政府也关心这个事,因为从我们中国的产业升级,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这个角度来说,光伏产业是排头兵,以后物美价廉,走向贸易强国是什么呢?产品要有高技术含量,光伏我们有技术含量,而且卖得不错,如果欧盟给我们当头一棒,无异于在我们的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道路上拦了一道拦路石,光伏产品都这样,有些产品还达不到光伏的竞争力,从贸易强国这一点,我们的中国梦要实现还有一段时间。
联想到中兴、华为的案子,美国国会通过了报告,认为我们威胁他们安全。前一段欧盟对中兴、华为指责,在这样情况下,中兴、华为再到我们光伏,实际上也有可能将来这样的案子越来越多,我们就想起,过去我们低端产业的时候,中欧、中美也有争端,这种争端是谁卖谁的东西多,他认为我们赚欧盟的钱赚多了,他们赚我们的钱赚少了,有一个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引发了汇率问题,实际上我们看,我们卖给他们的东西,跟美国也一样,卖给他们的东西,恰恰跟他们产业之间有一个错位,他们即便不买中国的东西,他们自己生产也没有竞争力,也从其他类似国家买。所以,这个东西它是建立错位基础上的双方争端,还容易解决。现在光伏,还有通信设备,这个东西他也能做,我们也能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和欧洲产业的重合面积越来越大,在重合领域,不是他光看你谁卖谁的东西多一点,你卖他的东西多一点,他觉得自己少一个饭碗,所以它就是一个饭碗之争,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欧盟对中国光伏那么重视,所以这也是一层原因。
[网友125.39.108]:中国发展模式的一切缺点都在光伏危机上体现出来了:自己不搞研发,没有独创的高品质产品,靠低价劳动力卖廉价产品,还一哄而上。。。教训呀。
【白明】:搞不搞研发这个问题,昨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说,我们的光伏之所以有竞争力,并不是靠补贴,而是这些年的技术进步,如果没有研发,我们怎么搞技术进步。事实如上我刚才说的,业界认为,国内外的光伏差距不大。在这方面没有研发,我们怎么弥补这样的差距,甚至个别领域我们还领先。据我所知,我们的光伏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我们占有的知识产权还是很多的。如果光伏我们确实需要在研发上进一步加把劲,客观地说,相对于其他的产业,我们的光伏在技术研发并不落后。我也希望卖高了,但现实的情况因为就是这样,在“物美”上我们达到了,在“价廉”上,这是我们一个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我们想卖高了,这个市场就接受不了。我是不是要往高技术、高附加值方面发展,确实需要,但是我们从现在一步一步地,不是光喊,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努力,在很多方面,我们日积月累,我们会有这一天的。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对欧盟经济复苏不利
[网友大海深处是家乡]:欧盟为何屡屡挑起贸易争端?这其中有什么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原因?
【白明】:政治原因,中国、欧盟的意识形态,它的差异,过去是这样,将来是这样,永远会存在这种差异,关键是怎样认识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是相互冲突还是相互承认、彼此尊重,是一个问题。至于在光伏上,不排除欧盟内部有的人获得话语权,他通过光伏不惜损害中欧双方的利益,他得到欧盟一部分人的政治话语权,不排除有这种情况。
经济上,我前面已经说了,就是市场竞争的问题,而且欧盟内部的利益,欧盟是27个成员国组成的,每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就光伏而言,有些国家是光伏终端制造业,有些是光伏的上游,有的是光伏下游,挑起光伏争端,有些国家感到高兴,有些国家感到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统一。
[主持人]:据我们所知,欧盟成员国一共是27个,18个国家反对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占多数,那么怎么还会出现初裁这样的结果?
【白明】:欧盟是27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在光伏领域的布局也并不一样,有的国家是光伏产业的上游,布局多一点,有些国家是光伏制造业,这样就和中国重合了。还有的国家是光伏的下游,中国的产品卖在他那儿,还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因为中国的光伏虽然利润比较薄,相当一大部分的利润是留给上游和下游了,所以为什么他们对光伏“双反”,中国人着急,欧盟内部有些人比我们更着急。前几天我看到报道说欧盟光伏业界抬着棺材到欧盟总部抗议,就是象征性的,说我们欧盟这个与光伏有关系的产业要死亡了,这个事对欧盟也不好。如果说真的“双反”,有人预测,德国就得差不多失去8万个就业岗位,欧盟差不多要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这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在中国都不是小数目,而且欧盟的人口那么少的国家,也失去那么多就业岗位,可能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有人说,如果欧盟对中国“双反”,把中国排斥在外,给自己多了一个就业岗位,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损失5个就业岗位。这种情况下,欧盟为了制裁中国,不惜损人不利己,把自己也圈进去了,就是我刚才说的原因。把中国作为靶子,甚至绑架了欧盟的经济复苏。
中国高层表态体现反对贸易保护和维护中国利益的决心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发生金融危机之后的欧洲经济现在是怎样的状况?与美国的排华政策相比,欧中经济关系又是怎样的态势?中国面对征税能有哪些反制措施?
【白明】:美国前些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在次贷危机的基础上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着全世界,现在美国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后,现在经济上逐渐显露出复苏的迹象,就业有所好转,美元逐步坚挺,股市又创出新高,住房价格现在也是上升比较厉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是会先复苏。在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了一段时间以后,欧盟先从希腊开始,希腊爆发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然后扩展到整个“欧猪”国家(PIGS,P葡萄牙、I意大利、G希腊、S西班牙),进而现在扩展到整个欧洲。现在除了“欧猪国家”,还有“欧鱼”国家(FISH,F法国、I意大利、S西班牙、H荷兰)这次投票支持对华制裁的,不是“欧猪”国家就是“欧鱼”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急于捞到复苏的稻草。
从政治上来讲,和美国对立挺多的,美国是挑起与中国贸易争端的“急先锋”。欧盟国家和中国的意识形态确实也差距很大,但是欧盟的主动性并不如美国。从经济上来讲,中欧、中美前些年经贸关系发展得很好,实际上,尽管存在差异,尽管在不同时间出现波澜,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差异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经贸关系的发展。
葡萄酒,实际上我觉得并不是一种反制。因为是中国葡萄酒业界上诉的,告状的人并不是光伏产业告状,是葡萄酒产业告状。从案例的本质来讲,它是一个独立的案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不是反制,也不是贸易报复,是报应。有没有关系呢?它不是反制,也不能说没有一点联系。中欧两国经贸关系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互利共赢需要什么?大家经常协商,求大同、存小异,把一些问题能够尽量地解决得简单一些,对双方都有利。但是这回欧盟比较傲慢,对中国的这种态度,它更多的是要求中国做什么,自己不去拿出诚意,看不出诚意。光伏产业发展到这种,破坏了整个中欧贸易的大局,没有这种气氛,我们解决起来就不好解决。即便没有这个事,也其实存在很多事实,我们企业告的状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存在一定要互相“双反”吗?如果双方关系好,可以互相协商,但是现在你对我不客气了,我不是说报复,而是公事公办。今后说是反制也好,或者我们作出反应也好,也是符合WTO有关规则的。
[网友大辽]:李克强总理在访问瑞士的时候,就曾经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措施进行表态,这次又与欧委会主席通电话,但是初裁结果是这样,为什么高层的沟通没有起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白明】:高层沟通是必要的,但是高层沟通把一切问题解决也是不现实的。李克强总理前不久的表态相当重要,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中国的底线,认为光伏是中国的核心,是重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十分重视。实际上李克强总理有两个关注点,第一个关注点,主张的是沟通、磋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关注点是“两个坚决”,第一个坚决是中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第二个坚决是坚决维护中国的利益。实际上未来发生什么,我觉得基本上是在两个关注点上。我们还是要谈,如果欧盟还是没有诚意,我们也是要体现出来“坚决”。
[网友一壶铁观音]: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税的税率先按照11.8%执行,两个月后按照47.6%执行,分两个阶段征税的目的是什么?
【白明】: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反对欧盟的人,这种声音还是起到一定效果,迫使欧盟,因为原来上来就征收47.6%,但是这回11.8%,两个月给你一个缓冲期,这是第一种。第二,欧盟给你两个月,也是向中国漫天要价的两个月,施加压力,而且是做欧盟内部工作,因为一下子18个国家反对,如果这么多国家反对,年底12月份,它的终裁不好通过,这只是初裁,所以也要在这个时候做内部的工作,而且它要给两个月,给中国施加压力,甚至欧盟对中国提出新的要价,都有可能。我觉得综合这两种可能,两方面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实际上这两个月也是双方彼此针锋相对,在这个基础上谋求对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两个月。但是,这两个月有可能出现各种情况,不可预测的情况。
[网友58.68.145]:您能否预测下,“双反”光伏案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的?
【白明】:因为初裁已经定了,我们再预测的是终裁,最有意义的是两个月以后的走向。如果欧盟还是比较傲慢,没有诚意的话,那就是47.6%。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话,我觉得有可能是在11.8%和47.6%之间,在这个领域摇摆。如果欧盟强硬一些,可能就是百分之三十几、二十几;中方的话语权重一点,可能是11.8%以上,比如15%,20%这样。但是还有一种可能,维持11.8%,但是中国要作出承诺,一般的来说,国际贸易,一个是数量承诺,一个是价格承诺。我们要把47.6%的倾销幅度全部都加在价钱里面,我们显然没有竞争力了,因为现在看来,如果这个价钱加在价格里,我们比起东南亚的很多国家,我们的价格优势就没有了。当然,我们最希望的结果,这个税一分钱不征。两个月以后会是怎么样,我们不知道,这两个月我们要多做沟通,多做好准备,政府有关部门跟他们对方沟通,我们的行业也跟行业之间沟通,甚至企业和企业客户,我们的欧盟客户和我们的合作关系很紧密,他们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代言我们的企业。
[网友一篓蟹]:这次欧盟的举动会对中国光伏企业产生哪些影响?您对外贸、投资企业有哪些建议吗?
【白明】:光伏企业要追求可持续地发展,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并不是现在搞得轰轰烈烈,将来就没有明天了。实际上我们的光伏产业要怎么可持续,要互利共赢。实际上这些年我们的发展,包括给欧洲带来的各种机会,今后我们还要这样干。通过企业走出去,不只是我们在中国发展,有些东西可以在当地,也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包括我去年10月份,发改委批了15个重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其中有3个在欧盟,这些方面我们还是应该鼓励的。
至于对中国企业的建议,首先是要符合我们对外投资政策,其次是了解当地的市场、当地现有的能源政策、它的就业情况、有没有和我们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走出去”,才能够减少风险。我个人有一个想法,“走出去”是对的,但是不能一走了之,最后全走到人家那边去了,我们自己的产业空心化了,我们“走出去”也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不能完全“走出去”,成了他们单赢,我们这边是输。总之,“走出去”不是大撒把。
中国与欧盟若爆发贸易战将是双输局面
[网友理真见血见真理]:所谓的光伏产业,并不是什么利用太阳能产业,因为生产硅片所需要大量的电是靠燃烧大量的煤换来的!而辐射、氯气和污水的危害还留给了生产地中国的!
【白明】:追求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方向,不只是光伏企业,我们所有的企业都要追求这种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发展,为了追求GDP,追求就业,而以资源、环境作为代价。光伏是这样,其他的产业也是这样。我们其他的产业,如果说存在着污染风险,我们所有产业几乎制造业都不要发展了。我们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在发展同时,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范治理,而且从今后来看,在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要更大一些。
透过欧盟“双反”的事件,我们也看到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子,我们是不是也要有一个反思,过去重复建设过多,形成了我们过度竞争,对我们光伏产业的长久发展也是不利的,而且形成恶性竞争,别人低价竞争,我们不这样,就很难存活下去。今后光伏产业的路子,也有一个集约化发展的问题,不能光是铺摊子,各地招商引资,比政策,而应该是光伏产业怎么发展,也有一个转型升级的问题,不要老集中在欧盟,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看起来可能不大,恰恰现在市场规模不大,未来留给我们的空间很大。再比如可以开拓国内市场,我们国内现在的能源也比较紧缺,如果我们结合国内市场,西部地区有很多的日光资源,我们可以用上,包括国家支持分布式发电,也可以是一种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个思路。如果完全依靠美国、依靠欧盟,我们在博弈上,我们的底气就不足了。
[网友真理埋在后花园]:嘉宾是否还看好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前景?中国与欧盟之间会爆发贸易战吗?如果会,中国的胜算几何?
【白明】:中欧双方的贸易前景,尽管当前有困难,欧债危机,但是从中欧双方贸易互补性来看,合作潜力还是很大。当务之急,就是说中欧双方一定要把贸易发展中的一种摩擦、一种负面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使双方的贸易得以顺利发展。至于是不是会爆发贸易战?实际上小的贸易冲突永远是有的,像这次光伏这种是比较大的。如果光伏事件出现了很多回合,这就是贸易战。现在光伏还不能说是贸易战,目前来看,双方还是能够有这样的机会避免贸易战,因为真发生贸易战,对谁都不好,是双输。
【白明】:谢谢大家。
来自: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