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9-12-9
- 积分
- 1789
- 阅读权限
- 30
- 精华
|
如果德国这个世界光伏的“市场发动机”,在4月1日进一步下调光伏固定电价(FIT),中国光伏产业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会因此受到沉重打击,但行业的利润率将难以回到高位,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1月22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对本报记者表示。
“随着上网电价的逐步降低,光伏组件各环节的价格也将受到挤压。这种趋势将导致那些转化效率不高、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光伏企业逐渐退出。”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一位人士说。
补贴电价下调
一份德国政府拟下调光伏固定电价的方案,让国内业界颇有些风声鹤唳之感。
本报记者了解到,这一方案由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BMU)公布。根据相关方案,屋顶系统FIT4月起下调15%,幅度大于新能源法案(EEG)规定的10%。同时,地面系统和农场系统7月起将分别下调15%和25%。
按照该方案,屋顶系统的最大子类,小于30kW的屋顶系统FIT,将由0.43欧元/千瓦时下调至0.365欧元/千瓦时。
在欧洲,这并非德国的单独行动。上周,法国政府也已宣布下调普通屋顶系统FIT24%至0.42欧元/千瓦时。
此次光伏价格下调的时间比预料的更早。此前,业界预期此次下调将出现在2010年年中,系统集成商希望抢在FIT下调之前完成安装,所以,从2009年年末到现在,来自德国系统集成和开发商的组件订单增长强劲。
但德国调价方案一出,中国光伏企业纷纷被利空传言击中。业界担心的是,目前,海外市场吸纳了90%的中国光伏电池组件,德国则是全球光伏产业重中之重。德国光伏固定电价下调,将打压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格。
中金公司分析员陈华认为,德国FIT下调对光伏产业需求的短期冲击较大。FIT是德国等欧洲主要光伏市场最为关键的激励机制,一旦下调,将直接影响光伏项目内部回报率,进而影响需求。
陈华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目前德国是全球最大光伏市场,2008和2009年,其装机总量约占全球30%、40%,FIT下调将德国市场的平均内部回报率由12%挤压至7%,可能使德国市场增长停滞,削弱德国对全球市场的增长贡献。”
降价效应传导
光伏固定电价的下调,必然影响光伏产业两个环节的利润。
陈华表示,2009年,光伏组件的价格下降了40%,虽近期保持相对稳定,但本轮FIT下调,预计将使组件价格再次进入下降通道。
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消极看待此次德国拟下调光伏电价的影响。“(所谓利空)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其实,光伏固定电价的下调,恰恰说明光伏产业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赵玉文说。
赵玉文指出,德国《上网电价法》和光伏补贴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培育大规模光伏市场,加速技术进步,使光伏发电成本尽早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可比。
据赵玉文介绍,德国《上网电价法》开始设计时的目标便是,每年降低上网电价5%,但实际执行的5%至6%。2009年,光伏上网电价再次下调了9%左右,但其发现,光伏成本的下降速度相比而言更为迅速。因此,德国此次拟下调的幅度比往年更高。
据了解,在德国《上网电价法》颁布后,由于光伏系统安装量每扩大一倍,成本下降20%,世界光伏发电成本因此快速下降,反过来又刺激了德国系统装机容量的上升。2004年,德国光伏装机容量仅600兆瓦,但2008年已增至约1800兆瓦。
2010年01月25日00:23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内光伏企业的成本控制,比国外企业做得更好,光伏固定电价的下调,只是限制了重新出现暴利空间而已。”赵玉文说。
陈华也认为,考虑到光伏电站收益风险极低,取得5%-10%的内部回报率,已经是合理收益范围。以目前组件成本1.4欧元,70%杠杆计算,电价下调后德国30kW以下屋顶系统IRR仍可达7%,而法国屋顶系统的IRR则高达19%,对投资者依然非常有吸引力。
前述江西赛维高层还指出,在德国之外,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市场都已发展起来。德国在整个世界光伏市场所占的权重已经有所下降,因此,“此次调价影响有限”。
但在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多晶硅企业的利润空间,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挤压。
陈华指出,上游多晶硅现货价目前仍然处于产能过剩,1月,国际市场多晶硅的价格已跌至52美金/公斤,受此次FIT下调压力,2010年,多晶硅的价格很可能还将持续下降至约50美元/公斤之下。
这位赛维高层也表示,“(多晶硅价格)涨上去已经不大可能了,因为市场已经很理性。但由于需求还在增加,因此,未来多晶硅价格会以每公斤50至60美元的价格为基础,小幅度稳定的逐年下降,慢慢降到每公斤30至40美元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