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7|回复: 0

“低碳经济”受宠 中国低碳商机倍受关注

发表于 2010-4-23 08:3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最重要的世界性话题之一,世界经济向低碳转轨的趋势愈发明显。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良方。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大国来说,巨额投资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因此中国的低碳商机倍受关注。

    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有三

    第一高技术。对高水平技术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很高;第二高制度。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制度环境要求比较高;第三高觉悟。对于消费者或者是社会公民要求有更高的社会觉悟,简约的低碳生活方式。这样的三高,包括高技术、高制度、高觉悟,对于中国喊了十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节能减排也是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

    低碳经济不是阴谋论

    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一直在探索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很多次改革、很多次进步都是开放的进步;中国的很多改革、很多发展、很多进步都是开放的结果。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应该辩证地看,虽然很多人讲低碳是个阴谋论,但客观来看,这个事情应该深刻、系统地理解。

    中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碳项目供给国家。中国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给国。中国的减排成本比较低,不管未来怎样,中国作为减排成本比较低的国家,未来仍然是碳资源供给的国家。市场经济是配置社会资源最佳的手段,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应该选择市场机制、市场体制去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迎来低碳经济发展机遇

    中国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践低碳经济的先锋国家之一。低碳经济概念正迅速从高端概念演变成全社会的行动,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节能、低碳建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领域都大有作为。

    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制造巨头,尤其是太阳能产品。中国生产了全球40%的光伏产品(中国大陆30%,中国台湾10%)、超过50%的太阳能热水器,其中光伏产品98%出口。“风电场中采用的风电设备中至少有70%为中国本土生产”的规定,大幅提升了国内的风机生产,国产装机容量成倍增长。中国不仅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大国,其可再生能源应用也突飞猛进。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2008年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2010年有望跃居全球第二,并提前十年完成国家规划;地源热泵市场年销售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有望跨入世界三强的行列;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热水器消费国。

    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共同作用是中国低碳技术发展、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持续有效激发中国低碳商机的助推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1.政策应更加强调系统性、可执行性和对市场的推动性。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政策引导。

结构更合理、数量更多、执行性更强是中国低碳政策的特点。
    仅以节能法规为例,从2005年提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开始,四年内共出台了20多个政策、法规、标准和指导目录,并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直接主导,以确保快速制定和有效实施。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的各产业振兴计划,也都将节能环保作为重要内容。

    不过,单纯依赖行政管理手段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将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情况。如果未来政策能更注重整体战略协调、更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可执行性,鼓励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市场化手段调节、促进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创新,那么低碳市场将得到更快更稳的发展。

    2.提升对减排、技术和市场的认识,创新技术转让和开发形式。对减排、技术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需要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中国要加强与外国机构和人员的联合研发和成果共享,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转让道路。

    3.建立更加灵活的投融资和市场机制。麦肯锡研究报告称中国要构建“绿色经济”,从现在到2030年需40万亿元,也就是说每年需1.8万亿元的投入。虽然中国政府增加财政预算,推动绿色信贷,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国际CDM(清洁发展机制)交易等新型融资方式,但是这些努力带来的资金仍非常有限。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绿色经济,还需要建立适用于中国的更加灵活的投融资和市场机制。

    来源:慧聪电子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