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9-5-13
- 积分
- 2312
- 阅读权限
- 40
- 精华
|
近年来,重庆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同时,通过颁布施行建筑节能法规、建立实施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等四个“全国率先”的措施,使重庆建筑节能走在西部前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吴波认为,此项制度的建立实施,实现了建筑节能的闭合管理,大幅提高了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的监管力度。
核心
提示
今天上午,渝州宾馆,由市城乡建委组织召开的“2010年全市建筑节能与低碳绿色建筑工作会”在此召开。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城乡建委、相关建筑企业以及专家学者集聚一堂,研究布置新形势下的建筑节能与低碳绿色建筑发展工作,推进“宜居重庆”建设。
近年来,重庆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同时,通过颁布施行建筑节能法规、建立实施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等四个“全国率先”的措施,使重庆建筑节能走在西部前列。
如今,当低碳与节能减排愈发受到社会关注的时候,人们对这次会议给予更多的期望。“这无疑将开启重庆全面建筑节能的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
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重庆大剧院。
上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2009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的通报》,公布了对全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检查情况,认为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政策配套、措施扎实具体、成效明显,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予以全国通报表扬。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已经走在了西部的前列。
率先颁布施行
建筑节能地方性法规
“建筑节能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一环!”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程志毅称。目前,我国的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要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在建筑节能上取得重大突破。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8年1月1日,我市在全国率先颁布施行建筑节能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条例》对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激励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建立了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规定建筑工程项目未经建筑能效测评或经测评不合格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不得交付使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实现了建筑节能的闭合式管理,同时解决了消费者和开发商节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三是规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原则、重点和管理要求;四是加强了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运行节能管理规定;五是明确了推行建筑节能的激励措施,要求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建筑节能工作,新型高效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也将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
程志毅认为,《条例》的颁布施行,使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对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率先建立实施
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
2008年2月13日起,我市在全国率先施行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制度,明确规定建筑项目在竣工时要进行建筑能效测评,检测采暖、照明系统以及幕墙、屋面、外窗等节能情况以及墙体的保温隔热、外窗的气密性等。
建设主管部门将根据检测结果,发放建筑能效标识,张贴于建筑的显著位置。此项制度可方便购房者认清所购房屋是否节能建筑。如果开发商伪造相关节能证书和标识,将受到严厉处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吴波认为,此项制度的建立实施,实现了建筑节能的闭合管理,大幅提高了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的监管力度。
率先研究推广
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
2008年起,我市结合自身气候特征、产业现状,在全国率先研究并推广了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作为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路线。
吴波说,目前市场的大部分建筑自身无法实现夏凉冬暖,市民只能采用空调来调节气温,使得住宅能源消耗巨大。而我市推广的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及防火性能,降低能耗30%左右。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页岩空心砖、页岩多孔砖等10多项墙体自保温技术获得国家专利。通过100余个项目近1000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践,节省工程造价近4亿元;并培育形成了年产节能型页岩空心砌块12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210万立方米、新型高效无机保温砂浆500余万立方米、节能彩钢门窗20万平方米的地方建筑节能产业,为实施建筑节能提供了物质支持,又逐步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率先开发推广
淡水源热泵“水空调”
市城乡建委建筑节能处负责人表示,我市在全国率先规模化推广淡水源热泵建筑应用技术,俗称“水空调”,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建筑节能上,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路子。
顾名思义,“水空调”就是以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把热量从低温端转移到高温端,在夏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将空调空间中的热量取出,放热给封闭环流中的水,实现对建筑物的空调,而冬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吸收封闭环流中水的热量,放热给空调空间,实现对建筑物的采暖。
另外,用“水空调”代替传统中央空调,还免去了我们常见的楼宇中央空调的冷却塔,省去了其噪音及霉菌污染和向大气中排放热量而造成的热岛效应。目前,我市已组织建成了重庆大剧院和开县人民医院两个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运行效果良好,经测试节能率达30%以上。
节能处负责人透露,我市正在全力打造以江北城CBD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集中供冷供暖示范项目300万平方米。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