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9-5-13
- 积分
- 2312
- 阅读权限
- 40
- 精华
|
三年前的6月8日,作为河北光伏产业领军企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登陆美国纽交所主板,走上了企业国际化之路。三年后,英利的国际化进取方式越发“犀利”。
6月初,一个团队奔赴南非世界杯赛场,英利将正式作为中国首家世界杯赞助企业亮相;一个团队现身德国慕尼黑,参加国际太阳能展会,在全球光伏产业界发出英利的声音。
就在这个6月,英利还有更多收获:六九硅业6月底全线联动投运,300兆瓦熊猫高效能电池6月底正式投产。
借助这两个项目,一直以“低价”纵横业界的英利公司,正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定价者”。
“熊猫”凶猛
“中试线熊猫电池平均效率达到18.6%。”
这是6月4日摆在英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办公桌上的一份材料的内容,同时显示的还有:实验线目前最新记录为19.41%。
随着这只快速发育的“熊猫”正式大批量走下生产线,由其组成的“熊猫大军”也将在全球光伏市场攻城拔寨。与苗连生办公室咫尺之隔的硕大车间内,“熊猫”300兆瓦高效电池项目建设已经收尾,6月底可全线投产。“先放出来一个‘大猫儿’,再放后边的‘二猫儿’、‘三猫儿’,光电转化效率一个比一个高,成本越来越低,到2011年,英利的量产高效电池平均效率会达到20%。”苗连生的笑,能让人感觉到光伏市场步步紧逼的残酷。
业界公认的是,电池效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光伏发电成本将会降低7%到8%。按照这一规律,英利放出的“熊猫”可谓凶猛:英利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光伏发电成本每千瓦时1元的目标,光伏发电将与传统化石能源消费价格持平。
站在这只凶猛“熊猫”背后的,还有一个更令业界生畏的角色——六九硅业。
这一被世界关注的最新晶体硅生产工艺,也将在6月底实现全线联动,正式投产。英利垂直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将实现彻底大贯通,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据介绍,单是六九硅业生产工艺的衍生品硅烷,就是一笔大收入:除满足自用之外,每年还将为社会提供500吨硅烷气体,按照现在进口价每公斤950元计算,就可创收4.75亿元,而且还一举填补国家不能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硅烷的空白。
来源:新华网河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