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33|回复: 0

6英寸单晶硅棒技术参数

发表于 2010-8-8 11:21: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单晶制备方法          CZ
导电类型              P
掺杂剂                Borom(B)
晶向                  <100>
晶向偏离度            <±3°
电阻率范围(ρ)       0.5-2Ω.cm或3-6Ω.cm
少数载流子寿命(τd)  >1μS
氧含量(Oi)         ≤1.0*1018/cm3
碳含量(C)          ≤5.0*1016/cm3
位错密度             ≤3000/cm3
外观                 无裂纹,无孪晶
直径                 6",8"

温校控制器原理
   
(A)        比例增益PN:
PN=温校变化量/拉速信号偏差
(B)        积分增益IN:
在控制周期内对拉速偏差值进行累加,当累加值大于标定值时,控制输出定义的变化量。IN越大,积分作用越大,反之亦然。
(C)        正偏差K+:
K+:为正偏差控制阀值。
(D)        负偏差K-:
K-:为负偏差控制阀值。
(E)        超前增益MP:
类同MD。
(F)        调节周期TI:
直径控制器每隔一个调节周期时间,对控制输出值进行一次调整
直径控制器原理,
         
PN=温校变化量/拉速信号偏差
(B)        积分增益IN:
在控制周期内对拉速偏差值进行累加,当累加值大于标定值时,控制输出定义的变化量。IN越大,积分作用越大,反之亦然。
(C)        正偏差K+:
K+:为正偏差控制阀值。
(D)        负偏差K-:
K-:为负偏差控制阀值。
(E)        超前增益MP:
类同MD。
(F)        调节周期TI:
直径控制器每隔一个调节周期时间,对控制输出值进行一次调整。
(A)        比例增益PN:
PN=温校变化量/拉速信号偏差
(B)        积分增益IN:
在控制周期内对拉速偏差值进行累加,当累加值大于标定值时,控制输出定义的变化量。IN越大,积分作用越大,反之亦然。
(C)        正偏差K+:
K+:为正偏差控制阀值。
(D)        负偏差K-:
K-:为负偏差控制阀值。
(E)        超前增益MP:
类同MD。
(F)        调节周期TI:
直径控制器每隔一个调节周期时间,对控制输出值进行一次调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下载券 +2 +2 收起 理由
光谷子 + 2 + 2 助人助己 精神可嘉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