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0-8-7
- 积分
- 20
- 阅读权限
- 10
- 精华
|
在硅单晶生长工艺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掺杂(有称配料),掺杂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改变硅熔体中施主杂质(如磷)或受主杂质(如硼)的杂质浓度,使其生长出的单晶电阻率达到规定的要求。
影响掺杂的几个因素:①杂质的蒸发;无论液体或熔体在合适的温度下,溶剂和溶质总是要蒸发,特别是在真空下尤为显著,因此蒸发必定影响溶质在溶液的分布和溶液的杂质浓度,具体的公式非常复杂,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杂质蒸发同蒸发表面积、杂质的蒸发速度常数、蒸发的时间几个要素有关。②杂质的分凝效应;熔体的各部分的杂质浓度相同,若进行极其缓慢的所谓平衡冷却,这样固液两相内部杂质原子会通过扩散调整它们之间的浓度,实际上熔体不可能实现平衡冷却,总有一定的冷却速度,由于固相中杂质原子扩散速度很小,浓度调整缓慢,先凝固的与后凝固的固相杂质浓度不同,因此晶体中各处杂质浓度不再均匀分布,这种由于杂质偏析引起的分凝现象叫分凝效应。不同的杂质在熔硅中分凝系数是不同的,熔体结晶时杂质分凝效应使单晶中杂质分布不匀这是它的不利方面,但另一方面可利用杂质的分凝效应使杂质集中在单晶的头部或尾部,达到提纯的目的。③拉制单晶过程中硼的滲入;由于石英坩埚的纯度远远小于多晶硅的纯度,在硅单晶拉制过程中石英坩埚P型杂质(主要是硼)不断溶入熔硅,改变熔硅的杂质浓度。
掺杂的几个重要参数:①单晶的型号(N还是P);②拉制硅单晶的目标电阻率;以P型为例,一般要求范围为0.5~3,选择1.6~2.5的目标阻值基本不会跑阻,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整。③原料的电阻率(要求精确);④母合金的杂质浓度;⑤所掺杂质的分凝系数。
了解了影响熔硅中杂质浓度的几个因素和掺杂的几个参数后,剩下的部分我们只需要套公式了,许多地方把公式用程序开发的形式简化,在操作方面更加简单易懂。本人曾用VB试做了一套掺杂的小程序,效果还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