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0-9-19
- 积分
- 43
- 阅读权限
- 10
- 精华
|
太阳光线平行于光伏矩阵平面法线,显然是可以让光电池得到最多的阳光能量,同时,电池板也能输出最多电力。这种情况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验数据都不容置疑。光伏发电在外太空应用跟踪技术,光伏矩阵接受阳光的能量与光伏矩阵在阳光下投影的面积成正比。
在地球表面,由于大气层的漫反射,这种效应大为缩减,即便在晴日正午,太阳光与光伏矩阵平面法线间夹角变化所导致的光伏电力输出变化也并不十分显著;在阴雨天以及早晚时段就几乎毫无效用。与在外太空相比较,地面采用跟踪技术,有不同的考虑。外太空光伏矩阵处于失重状态,跟踪驱动耗能很少;地面上光伏矩阵笨重,跟踪耗能很多。外太空是二十四小时需要跟踪,地面上有效果的时间段短,顶多就是晴天正午的三个小时。外太空是连续无级精确跟踪;地面上是间断、步进、重复返回的误差型跟踪。因此,要实行在地球表面采用跟踪技术,就需要对跟踪所增加的电力收益与驱动所耗的电力损失进行核算。
通过对设计数据的分析计算,在最有利的情况下,也就是必要就跟踪,不必要时就不跟踪的优化地面跟踪,也很难实现跟踪效益。例如,我们仅在晴日正午三个小时内做跟踪试验,在45度转动范围内,起动到停止再回复原位,所耗能量依然是大于光伏矩阵所增加电量。在其它时段跟踪效益就更差,一旦出现故障,跟踪运行所耗电力就大大增加。有时,甚至是矩阵产生的所有电力都不足于弥补跟踪驱动的能量损失。多次重复实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的真实性。
所以说,光伏矩阵在地面实行跟踪技术是没有必要的。在地面跟踪的思路是源于光伏太空应用的模仿,实行却没有经过深入分析和实验证明。在试图用光伏发电替代常规能源缺乏效益评估的光伏应用初级阶段,光伏电站多是以“绿色能源”形象工程的面目问世,各种“样子货”工程也就应运而生了。光伏跟踪地面应用就是这一类“样子货”工程。光伏追日,在地球表面完全没有必要!
跟踪试验结束,支架保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