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7-10-23
- 积分
- 3987
-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转眼就是新的季度的开始, 和国内十一长假举国休闲的祥和气氛相比, 欧洲这边似乎从一开始就有些焦躁。先是十月一号扑天盖地的消息,说从这天起补贴开始下降多少多少,给人很有一些祥林嫂的感觉。
接下来又看到SMA的一则有些奇怪的消息,说是他们四个创始人要稳固股份的比例,在现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要把超过22.5%的股份转到他们的下一代手中,至少七年之内,外界任何变化不会影响到这些股份。莫非黄光裕的国美之争也让海外光伏大亨们关注了?又或者是大家要解读出什么其他的信息?比如SMA要大举扩张,引入外来资本,又或者是SMA要有兼并等大动作,还是该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想:SMA已经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
几天之后,德国的光伏行业协会发表了一个统计数据,说2010年以来,光伏系统的价格和前一年相比下降了13%. 他们给了一个原因,说是组件的价格得到了下降,却没有分析组件价格下降的原因:)
从崇洋一点的角度来看,那是德国各个机构(统计局,电力供应公司,能源部)互相配合,彼此数据共享,通力合作的结果,所以得以给决策机构以正确的信息,从而从数据上支持了明年1月1日降13%的合理性。
可是如果我们带点敌意来看这件事情的话,就会觉得这一切背后可能有一个很庞大的计划,会有一个体系来诱导中国等国家加大投入,迅速降低成品的价格。因为从本质上来讲,现在所有中国光伏企业的盈利总和远远小于新投入的资金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一种传销,只是每个刚参加的人都深信,只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比较敢想敢做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Bosch,工业界中的大佬,虽然入行不到三年时间,凭着它那电机转子的标志,就能够让客户买单,这年头,连玩具商店都有全套的Bosch工具,哪个德国家庭没有博世东东?这也难怪他们的电池片上打了一个它们的Logo以后,不仅可以轻松销往印度等地,连德国本土的组件商也都积极认购,有了博世集团做后盾,连慕尼黑再保险都可以不用理睬,客户照样买单。不知道国内的厂商有没有想去给联想代工的呢?(至少到目前为止联想这个品牌还是比海尔出名一点,虽然后者今年已经参加了Intersolar)
除了和知名企业挂钩以外,奥地利的一个核电站还给光伏企业展示了一个新的合作的契机:位于奥地利的Zwentendorf现在计划建一个700MW的核电站,与此同时还在考虑的是建一个190KW的光伏电站做研究之用。其实核电站一般占地也不算小,如果和光伏配合起来,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只是好像国内还缺少能跨核电和光电两个领域的红娘。。。
作者:Solar_cool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