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7-10-23
- 积分
- 3987
-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陆陆续续,各行各业都从圣诞节的休整中回归到了正常工作的状态。大家最常挂在嘴上的莫不是“该减肥了”之类的经典客套话。南部德国,因为靠近瑞士和奥地利的缘故,在这个季节是滑雪的好季节,但今年大家谈到的反倒是怎么雪少了。虽然这个冬天出奇地冷,但是这个冬天也有一阵子出奇地热,剧烈的温度变化就这样不经意地和我们亲密地接触了一回。可怜的组件们一会儿要经历环境温度13度,过两天又是零下12度,对于TUV的实验室来说,环境也不过如此恶劣吧。
不管这25年的寿命是如何得来的,光伏回收这个论坛的大会已经开始积极活动了,25号在西班牙举办第二次会议,和上一次在布鲁塞尔举办的那次不声不响相比,这一次要盛大了很多,因为这一年里,“我们公司是PV Recycle的会员”似乎也成了时髦。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原东德,不是有国际机场的那个法兰克福)的政府,科研所,大公司一起出发,要力争成为Recycle的基地,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更热闹的莫过于26号德国环保署民意调查组的一份报告引发的一系列炮轰,完全是光伏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只要是和光伏搭得上关系的组织,都出来说这个报告里提到的限制上限是不责任的,会影响到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13万人的就业问题等等云云。
而之前在爱搞小道消息的彭博社报道说海湾地区石油发电成本比太阳能成本高,英国的IMS调研报告说逆变器市场大到85亿美元的时候,一向低调的德国大型太阳能产业经销商IBC的掌门人Udo同志在24号发表了一些让人回味无穷的评论。他的高度和一般的人果然不一样,他是从法律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太阳能协会和环境部约定的在年中看装机容量情况而决定削减比例的做法有悖可再生能源法的初衷。他的旁征博引,王顾左右而言他给人的型号是,他们这类大经销的客户今天开始放缓步伐了。他分析是政策的缘故,可是世界变化无穷,是不是他的客户自己另辟蹊径了又另当别论。
同样和他一样对“法律”进行质疑的还有那些财经界的同胞们,只不过是另外一个方向,31号FAZ刊登了一个教授的专访,他对EEG的理解集中在CO2上,全球化的。现在这个技术尚不成熟的时代如此花费大量的能源去搞太阳能不如再过两年等科研上去以后再上项目。这等言论毕竟是天外之音,业界的朋友不会太在意。世界范围内回应这类杂音的是诸如InnoLas之类的企业大力投资作薄膜激光设备,Solar Fronties之类有石油公司背景的企业在日本建立世界最大的CIS薄膜工厂等等。
远在地球那边的光伏界名校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太阳能汽车前不久又跑出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能够88kmh了,再这么跑下去,纯太阳能汽车就该超过Tesla了,这不,连驾驶员都从Tesla物色好了。而以“光伏在飙车”出名的德国,一年装上6GW,就能把发电量提高1个百分点,也不得不让人紧张。至少,现在是有强烈的呼吁要加紧建设蓄能电厂了。
要不然,过些年,当装机容量达到30GW的时候,艳阳一高照,核电和火电就不知道能不能保证电网稳定了。。。
有好事者说,天热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把空调开到最大。。。
作者:Solar_cool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