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0-11-29
- 积分
- 502
- 阅读权限
- 110
- 精华
|
发表于 2012-12-3 20:25:21
|
查看全部
我有些不同的意见:
1、蓄电池计算时,没有考虑库伦效率,即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然后再转化成电能,因能量不同形式造成的损失,经常用的系数是0.8.
这是大部分设计者经常忽略的问题,看来专家也忽略了。
2、没有考虑国产逆变器和控制器的自身耗电,特别是逆变器,高压(超过48V)的逆变器更是非常突出。按照国标规定,逆变器自身功耗不能超过其额定功率的5%, 因此蓄电池计算公式,仅仅考虑逆变器的逆变损耗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控制器和逆变器自身功耗及线路损耗,5%至少有。
如果大家要仔细考虑,控制器和逆变器的工作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一天的1/3时间,其余时间不是没有光照或没有负载,因此控制器和逆变器是否有待机模式(降低自身功耗),相当重要。很多系统设计的失误,与选择的设备自身功耗大有很直接的原因。
3、组件计算公式,真是不知所云。
但有一个0.8转化效率,可理解为是指控制器没有MPPT功能,因此考虑到组件输出效率的折扣。
但是,还没有组件考虑串并联损耗、灰尘和阴影、线损、温度等等。
这么大的光伏系统,组件发电的调节装置,不带最大功率跟踪装置,这也是论文设计呀!
4、采用了太阳能和市电互补的系统,图中看不出来,控制器是否能在不需要市电的时候,将外部的整流器的交流输入断开,以避免整流器不工作时,自身耗电。各位,要知道国产整流器模块效率能达到75%就不错了(基本无PFC功率因数校正)。
另外图中没有显示,有阻隔整流模块向光伏组件充电的隔断电路(比如二极管)。晚上整流器给组件充电怎么办?
5、采用了太阳能和市电互补的系统,为什么市电不直接给交流负载供电?偏要AC -DC (整流),然后在DC -AC逆变,供给负载,不明白设计人员的意思?!
仔细说还有好多的疑问。
另外,我不得不说,这个项目立项的初衷,颇为蹊跷。
光伏发电白天不直接利用,非要存储在铅酸蓄电池里,晚上用电。这简直是效率太低了。
控制器没有MPPT保证光伏最大效率输出,再加之晚上用电,因此铅酸蓄电池效率损失,高压控制器/逆变器自身损耗大、以及小负载逆变器输出效率远低于0.8等等因素,这个系统光伏发电利用效率不会超过50%。呵呵!有何高效?
加之,铅酸蓄电池放电深度50%,是很难保证的,以上罗列的这么多损耗。不用说铅酸蓄电池3年后,肯定2年后就效率下降,3年后就进入死亡期,谁出钱更换?组件和控制器及逆变器还能工作20年哪!
项目的设计者的唯一结论:负载用电量越大,越是系统电压选择越高。更是不知基于什么计算。
关于光伏发电的效率,大家可以重温一下我的帖子:http://bbs.21spv.com/forum.php?m ... amp;extra=#pid701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