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76|回复: 2

光伏产业一元工程幕后

发表于 2009-5-2 16:49: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严凯 洛阳

中国光伏企业宣称,他们将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每千瓦时1元钱的上网电价目标,为此他们将整合整个产业链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元”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大规模商用的门槛。如若实现,这将意味着光伏电站将迈出不靠政府补贴也能运行的门槛。目前,这个成本是4元。

此间,对于所有光伏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而言,正处决战时刻。光伏企业面临倒闭问题,中科院专家称,350家组件封装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

现在,所有的光伏企业都意识到成本的重要性,但他们把成本分摊的关键,寄望于产业链的其它端,希望整体的成本下降,能够拉动国内市场,从而带领他们走出困局。问题是:似乎每一个环节都是这样的思维。

一元工程

4月28日,在2009年中国(洛阳)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包括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阳能、赛维LDK等行业内最主要13家企业发布《洛阳宣言》,重申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每千瓦时1元钱的上网电价目标。

此次宣言使“一元工程”正式成为光伏产业的共同目标。

“一元工程”实是剑指国内需求——海外需求不振之际,光伏产业只能寄希望于国内。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称,这个计划主要是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发起的,当时出现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启动国内市场成为重要问题。

全球经济危机下,多晶硅和其他光伏产品价格暴跌,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无锡尚德在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被侵蚀的只有0.61%,而赛维的单季度亏损也达到了1.33亿元。

这实源于产业链的反扑:光伏企业正大张旗鼓的投入之际,海外订单却在冷却。

中国政府一向宣称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引发国内产业投资蓬勃发展。不过,中国的鼓励并不是鼓励国内使用,而是鼓励生产,销售到欧美。刘彦龙说,中国的光伏产品有98%以上是出口。业内人士称,即使在国外,“一些小厂都活不下去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绍兴县精工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下称 “精工机电”)总经理赵波称,他此前和施正荣谈的结论是:成本一定要降下来,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施正荣及彭小峰在内的光伏业内人士主推 “1元/度”光伏发电成本方案,希望通过行业内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企业联合起来,共同降低成本。

施正荣是无锡尚德董事长,彭小峰是赛维LDK董事长。

据称,从去年开始,工信部电子司就在牵头一元工程相关工作,后来工信部认为对振兴信息产业也有利就鼓励去推动。

工信部电子司副巡视员王勃华称,工信部正在和发改委等相关部位协调、研究尽快出台促进多晶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王勃华说,工信部将指导和支持“一元工程”建设,鼓励光伏产业各环节骨干企业互助联合,协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

联盟

工信部电子司副巡视员王勃华在会上的报告中说,工信部支持多晶硅产业联盟建设。目前,“一元工程”内的企业算是暂时达成了一个联盟。刘彦龙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

如果按照部分企业的设想,这个联合可能设定一些限制性的指标。不过,从最后的结果看——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称:“不是没有具体条款,也有一些,但是不具备行业合同的约束力。”

尽管如此,精工机电总经理赵波还是希望能够加入到这个联盟当中来。为此,他在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就与主办方进行了交流。精工机电是国内多晶硅铸锭炉的领先生产企业。

赵波看来,如果一元目标能实现,这个行业的所有厂家都将获益,日子都会好过。“这不是一个噱头。”赵波说。

马学禄说,其实这个联盟做的事情很明确,就是全力以赴推进创新,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从而达到降低售价的目的,健全产业,全方位提高中国光伏产业的竞争能力。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杰义称,下一步,光伏企业可能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联盟。“这个联盟要起到一致对外的作用。”王杰义说,“因为上游优势还主要在国外,国内的企业和国外比还有差距。”

但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并不同意成立这样的联盟。他4月30日对本报记者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进来,但不赞成成立联盟,不希望仅限于几家大企业,而把其他企业排除在外。

一位与会的企业代表则担心说,13家企业都是国内光伏产业的领先者,他们如果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联合,势必对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造成威胁。

上述人士说,他此次来参加这个年会,原本是希望看到这些龙头企业能够有一些基本原则或者标准出现。“但目前看来只是一个口号,接下来如何做他们自己估计都不知道。”该人士不无失望的说。

刘彦龙则说,要想避免上述情况,后面需要一些标准化的东西,但现在还不能设定一些限制性的指标。

未参与《洛阳宣言》的长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卜诗尧说,到2012年,实现一元一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他表示,实现的前提是需要把联盟的所有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市场都放开。“我认为应该由国家去引导。”卜诗尧说。

因看好光伏发电的后续市场,长兴科技也正在光伏发电方面发展。这家公司之前一直做导电材料,本身是家化学材料公司。

分担悬疑

对于3年后的目标“一元”目标,一个共同的、颇有含义的说法是“需要各个企业联合行动”。

这实际涉及到成本降低的分担。“一元工程”的实现,有赖于产业链条的各个企业联合行动,共同降低成本。但降低的成本由谁来分担这个目前尚未有说明,而产品销售价格直接决定相关企业的利润。

光伏发电的成本分为三个部分,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企业、材料和设备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当然,还需要加上建设电厂的成本,这其中就包括土地、电缆等其它的配套。太阳能电站占地非常大。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说,现在整个产业中,成本偏高是系统,不是设备制造。英利集团主要身处产业链上端,上游有硅材料业务,下游也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业务。

他的观点得到了设备提供商——西安理工晶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晶体科技”)的认同。晶体科技副总经理刘党旗说,设备投资费用上,大家都已经相差无几,原料方面,多晶硅成本到30-40美元也差不多了,到最后拼的就是运营费用了。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他们的观点。

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看来,虽然配套设施,系统等的成本都要降低,关键是看材料能否降低成本。前期还有很大的成本是材料。

去年,多晶硅的成本占光伏发电总成本的70%。如今,多晶硅的价格已由最高时的500美元每公斤,降到了目前的80美元左右。多晶硅的成本也只占到了总成本的30%。

但多晶硅暴跌,使得那些提供材料的公司利润剧降,而他们的供应合同正面临重新谈判。此前,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供应硅片的厂商收到了很多预付款。但是现在供求关系逆转,整个产业都在重谈合约。

实际上,即使对于2012年的期限,业内也有分歧。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杰义4月30日对本报说,一元工程的实现肯定有个过程,具体哪一年能够哦实现还不好说。“只能说是一个目标吧,我觉得相对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王杰义说。

刘党旗说,13家企业的联合,更多的是反映了整个行业各个环节对这个1元工程的支持,不能代表这13家企业,或者是上下游这么多企业去诚心诚意的联合。

现在,光伏企业在呼吁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洛阳中硅”)的总部大楼,屋顶上覆盖满了太阳能电池板,用来发电,这栋大楼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它的发电能力大概是在14千瓦左右,除了供自己总部大楼的用电外,多余的电输送到电网上。当参观的业内人士问这些输送上网的电是否收钱时,洛阳中硅副总经理严大洲无奈的说是免费输送。

中国有上百个光伏发电企业,但大部分企业的光伏发电都是免费的。

经济观察报
发表于 2009-5-4 15:20:31 | 查看全部
免费?无奈。。
发表于 2009-5-9 13:40:52 | 查看全部
真的是免费?
无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