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6|回复: 3

光伏价格乱战祸起多晶硅

发表于 2009-6-23 22:05: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文/中投顾问

6月份全球太阳能模块价格延续走跌趋势,欧洲地区大跌4欧分,来到4.48欧元,续创史上新低。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认为,太阳能模块价格的持续下跌,说明目前全球光伏产业的景气度仍然较低。

面对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是大幅降价。一项分析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产的多晶硅原料比国际同行便宜20%左右,而至于光伏组件,目前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价格为3-3.3美元/瓦,国内上市公司的价格为2.5美元/瓦,而中小企业的价格仅仅为2美元/瓦。

据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国内厂商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而目前国际市场多晶硅最新现货价格为69美元/公斤,便宜20%意味着产品的出厂价与中成本已经相当接近。也就是说,中国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惜打出低于成本的价格战。这在国内光伏市场即将开启的前夕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姜谦认为,由于光伏产业的特殊性,目前全球极少有企业能够实现真正的垂直一体化经营,企业都是在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进行布局。而且由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产业结构呈“金字塔式”,由此造成的一种局面是下游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极易受到上游多晶硅价格的限制。而且由于多晶硅的生产占据整个光伏产业链利润的五成以上,2008年国际多晶硅价格曾经被炒到480美元/公斤,已经使得整个光伏产业深受其害。因此可以说,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价格乱战的根源还是多晶硅产业。

一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提必须是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相关行业同步发展。而这种发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产能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核心技术前提下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说先前的终端市场集中在海外是国内多晶硅产业的最大瓶颈的话,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需市场逐步开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却将面临因成本高企而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尴尬。若国内多晶硅厂商不尽快在技术领域寻求突破,而仅仅依靠所谓的价格战去争夺市场,短期内或许可以生存,但从长期来看,必将被市场淘汰。
发表于 2009-6-24 09:53:20 | 查看全部
多晶硅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组件降价这是不争事实,但是即使多晶硅价格稳定之后,组件的价格仍然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宽泛的区间内。质量的差异,服务的好坏,企业的短视以及客户对价格的过分敏感等等都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
发表于 2009-6-24 10:40:08 | 查看全部
虽然多晶硅及组件的价格在下跌,但其利润还是比较客观,而且光伏产业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发表于 2009-6-25 13:24:30 | 查看全部
huiqi,zenme name huiqi le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