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4|回复: 0

解决光伏产能过剩根本在于启动内需

发表于 2013-2-25 14:11: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产能过剩问题是最近两年光伏行业讨论的热点。早在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就提醒,多晶硅产业出现重复建设倾向。2012年12月19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时,产能严重过剩被认为是光伏产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经历价格“过山车”后,2012年光伏行业停产、减产等现象不断发生。但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启动,目前,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已经开始反弹上涨。一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光伏产品过度依赖外需的状况有望缓解。不过,要想解决产能过剩和供需矛盾,还需多方合力解决。
  
  阶段性产能过剩的困扰
  
  供需失衡,价格下滑,我国光伏产业艰难度过了2012年。
  
  赛迪智库光伏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光伏电池组件产量约36吉瓦,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近23吉瓦;全球多晶硅产量24万吨,我国多晶硅产量约7万吨。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朱黎辉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供了另外一组数据:在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之后,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能接近50吉瓦;在2011年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之后,我国多晶硅产能目前接近15万吨。
  
  “我国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多晶硅,盲目性太大。”朱黎辉说,前些年看光伏产业赚钱,各地争先恐后上项目。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光伏产能过剩其实是国际市场增长下降导致的。“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靠国际市场拉动。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国际市场增长下降,光伏行业就出现了短期的相对过剩。由于中国国内市场没有启动,过剩造成的消极影响就比较大。”
  
  201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需求为29吉瓦,较2011年仅增长5%,十年以来首次低于10%,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大约为4.5吉瓦。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碰上了国外贸易壁垒的“围堵”,加上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中国光伏企业承受了较大经营压力。
  
  受供需关系及国际贸易等多种因素影响,2012年我国90%的多晶硅企业已停产,目前保持开工的企业仅为7—8家。在价格下跌影响下,多家晶硅企业预计2012年业绩亏损,如江苏阳光、天威保变、乐山电力、有研硅股、孚日股份、精功科技等。另据统计,在美国上市的十家中国光伏企业负债额高达1500亿元,平均负债率近80%。
  
  庆幸的是,从2013年1月开始,光伏产品价格结束了近9个月的连续下跌,出现了反弹。组件价格随后也出现了2012年以来的首次上涨。
  
  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光伏产品的整体成本仍在下行,预计2013年价格还会略跌一点,但跌幅较小。
  
  “从目前来看,价格只要不再像以前那么跌,就可以了。”廉锐说。
  
  价格回暖有望带动光伏企业业绩逐渐走出谷底。国信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预计,2013年多晶硅市场将会恢复供需平衡。如果价格持续上涨,一些龙头企业未来有望恢复盈利。
  
  不过,由于下游供需局面并未有实质性转变,加上主要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仍在不断下降,赛迪智库光伏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预计,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由于2012年我国光伏电池组件的整合并未有效发生,2013年仍将承受产能阶段性失衡压力。
  
  “内需”有望担大任
  
  大部分受访人士认为,光伏产业目前的产能过剩是相对过剩。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启动,产能过剩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