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0|回复: 3

光伏电站投资者的群体分析

发表于 2013-10-16 15:53: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由于光伏行业的逐渐回暖,资本市场终于有了新的资本出路,真好契合着光伏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但是,现在是否如以前一样会新一轮野蛮喷发?是否所有光伏企业都值得投资?小编认为, 从国家关于光伏利好政策虽然密集出台,但是有了以前的教训,同时也提高了准入门槛,对光伏行业的发展有了更健康更理智的态度,所以,真正值得投资的也就是能在光伏行业能健康发展的企业。
纵观光伏下游市场,投资管理者无非就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光伏上游的制造业企业。他们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拉动自身产品的销售。因为外需市场萎缩,加上低价竞争使得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为负利润,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去下游投资电站来消化自己的产品。

  制造业需要的是资金的快速流动,也就是现金能快速流动起来。资金流动越快,企业的经营也就越趋于健康。另一方面,电站则需要较大的固定投资,然后依赖发电产生的利润获得持续的回报。两者的不同在于,一为追求资金快速流动形成的回报,一为固定资产的形成和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理论上来说,如果资金充裕,如此两个方向投资也不是不行。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光伏制造企业本身现金流就很紧张,加上随着规模的扩张制造端已进入微利时代,本来就更需要现金周转,如果再去投资电站形成固定资产,毫无疑问是一件比较纠结的事情。

        在这种情形下,这部分投资者的唯一出路,是尽快卖出建好的电站以回笼资金。事实上,这也正是许多上游制造业电站投资者的一致想法。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谁会买他们的电站?

        由于仍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光伏电站的买卖目前还难以成为一种市场行为。即使有人愿意收购,在系统成本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这类电站的市场竞争力也只会越来越弱。何况, 为了照顾上游产品的利润,这类电站的投资成本或许本身就比同期的其他投资者为高。
        对这类投资者而言,如果不能找到平衡上下游产业所需不同性质资金的办法,其投资就难以为继。

     第二种,则是以“五大四小”为首的发电集团和传统发电企业。相对传统火力发电或水电来讲,光伏发电不仅成本高,而且利润薄,因此投资光伏电站对他们来说本来是很难有吸引力的。但出于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以及抢占市场资源或为能源配额作准备的目的,再加上实力雄厚、资源整合能力更强,因此他们目前反而是光伏电站的主要投资者。

        也是第一种“人”所希望的电站的接盘者。但对他们来说,既有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又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还能够通过投建光伏电站获得“政绩”,又为什么不自己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呢?

        因此,希望第二种“人”来接盘已建成的光伏电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然,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如果价格合适又两厢情愿的话。

        这类投资者,更多的可能是出于抢占清洁能源领域制高点等战略考量而进入光伏电站投资,对电站的盈利能力并不是第一考量因素,也不指望卖出电站回收投资,因此一般都会持有电站运营。

        这种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主业既非光伏也非发电业务,他们是更纯粹的光伏电站投资者,是期望通过投资光伏电站获得盈利。
        由于这几种人的投资期望不同,虽然对投资回报的追求是一致的,但对于投资是否划算的理解却完全不同,因此很难一概而论。
       
  第三种光伏电站投资者的构成,则比较复杂。其主业可能既不是光伏也不是发电行业,他们进入光伏电站投资领域的目的,纯粹就是期望通过投资光伏电站来获得收益。虽然这类“人”中也不乏长远布局清洁能源及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资者,但不例外的是,他们对于光伏电站的盈利能力都更为看重,也基本上是以电站的盈利能力作为最主要的投资决策因素。

        在我看来,这类“人”才是光伏电站真正的投资者,也只有这类“人”越来越多,光伏下游投资领域乃至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格局才是更健康的。

        但这类“人”也面临着融资的难题。由于目前利用光伏电站自身作为资产抵押贷款还比较困难,这类“人”的融资渠道同样也比较狭窄。如果解决不好融资以及投资退出模式,他们也就难以在光伏电站投资领域有大的作为。

       
       
发表于 2013-10-17 14:27:34 | 查看全部
三类投资人的说法基本是对的,但对三类人分析的观点不敢苟同。谁投资都是为了盈利,五大四小退一万步来说,也是企业。只要是企业,投资就是为了盈利,他们也受上级单位的监管。即使做一两个赔钱的项目,也是为了宣传和树立企业形象,性质如同做广告。但像现在这种大规模的建设,如果亏本,谁部不会干的。
另外,个人非常不看好制造企业投资。由于工作关系,接触一些投资下游电站的上游设备企业,感觉非常不专业。一方面,做事抓不住重点,净说外行话。另一方面,电力公司积累的广泛政府关系、行业联系、一整套操作流程、管理经验,都是长期积累的,非一日之功。我经常去一些电站现场考察,感觉大公司(比如国电)建设管理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会比其他企业节省很多,同样的电站,收益差1-2%是绝对没问题的。
专业,敬佩! 
发表于 2013-10-17 15:41

评分

参与人数 1 +20 收起 理由
光谷子 + 20 鼓励有意义互动!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0-17 08:48:14 | 查看全部
希望第三类投资的人多一点,这样更利于光伏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