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9|回复: 0

内蒙古形成光伏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发表于 2014-1-8 08:44: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在内蒙古自治区打造光伏产业全产业链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外光伏制造产业向内蒙古转移集聚。目前,呼和浩特市金桥、沙尔沁光伏产业园单晶硅产能达到1.1万吨,在建单晶硅产能2.9万吨,光伏发电设备360万千瓦,呼和浩特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光伏发电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配套产业链。

   呼和浩特市鼓励原有企业扩能扩产,增强已入驻企业的投资信心,吸引国内优势企业向金桥、沙尔沁光伏产业园区转移,目前这两个园区已初步构建起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全产业链,多项专利技术用于生产,极大增强了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秦玉茂告诉记者,“企业现有产能加速释放,新建项目加快实施,得益于自治区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和电力优势,仅用电成本这一项,就比江浙一带降低了50%以上。”目前,该企业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已形成单晶硅产能1万吨、浇铸多晶产能2200吨、晶片加工产能110万千瓦。因为加快了结构调整,该企业还逐步延伸光伏发电组件、蓝宝石晶棒等产业链条,预计到“十二五”末,企业投资将达到100亿元,形成单晶硅产能2万吨、100万千瓦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制造能力,每年新增产值60亿元。

   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也是内蒙古光伏产业在大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条有效之路。2013年3月,盾安集团决定给予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齐林喜500万元重奖,该公司利用这项创新技术,使每吨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12万元,低于市场价格,竞争优势凸显。自2011年9月建成投产后,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创新,是盾安科技在多晶硅市场低迷的形势下仍然可以正常运行的法宝。截至2013年11月,公司申请专利34项,授权11项,多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来自: 经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