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网讯 (特派记者 包闻军 周正兵 马进)扬州已制定智能电网相关规划,并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市委书记王燕文提出了《关于大力扶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建议》,从而在全国两会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关注——
扬州建议
扬州可先行试点智能电网
王燕文在建议中提出,发展智能电网既是电网运行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的需要,是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环节,更为低碳经济开辟了重要通道。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智能电网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200亿美元上升至1000亿美元,智能电网产业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下一个引擎。
王燕文认为,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是建设集约型国家的需要。她以2008年为例分析,一年线路损耗约3000亿千瓦时,折合1.5亿吨原煤,相当于3000亿元的电网投资。而智能电网可以提高电网调度调配能力,减少输配环节损耗,节约的市场空间超过2.26亿吨原煤,无论是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还是环境价值都具有深远意义。
当前,制约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应用,实现并网发电是拉动太阳能光伏产业扩大应用的关键所在。智能电网靠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蓄能系统和蓄电交通系统等组合配置,有效地将太阳能等新能源电力供应连接起来,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供能和互补供能。
去年奥巴马发布的《复苏计划尺度报告》,将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我国要抢占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就需将智能电网产业纳入国家战略,争取在低碳经济发展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不利于智能电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王燕文建议,制定适合我国国情、顺应国际趋势的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确定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明晰发展目标和任务,为智能电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对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智能电网产业给予系统、配套的政策引导扶持,特别在相关重大科技项目投入、项目核准、标准制定、电价机制及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激励导向。同时,照国家电网相关规划,设立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试点城市。
目前,扬州制订了《扬州市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规划》、《扬州市智能电网示范城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智能电网相关产业基础坚实,已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王燕文建议,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可以选择像扬州这样智能电网产业起步较早、当地政府行政推动力度较大、技术人才较为集中的城市先行试点,从而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技术标准等配套能力建设,开展局域新能源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形成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智能电网建设的有效模式。
业界声音
打开新能源产业发展通道
“我生在扬州,长在扬州。17岁离开扬州的,从谏壁电厂做学徒工开始,到今年工龄已经42年了,比你们的年龄都大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陷入浓浓的乡情中,“在电力系统干了一辈子,我还是不会讲普通话,乡音很浓。现在,我的母亲、兄弟姊妹们都在扬州。”
“我听家人说过,扬州最近正在规划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陆启洲说,因为每次回去时间很短,他不能详细地了解,所以对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具体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应该讲中国的电网跟欧美比并不落后,他们发展智能电网,我们也应当大力发展。但愿家乡能够把这个新兴产业做大,为其他新能源产业打开发展通道,从而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先机。”
陆启洲认为,目前,要关注的是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问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一直是国内大户,大约占到了40%以上。我们的目标是到了2020年前后,低碳可再生清洁能源占到一半以上,而目前火电依然占到了70%以上。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就要求发电、输送、用电方式的重大变革,而智能电网正是使风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一个重要选择。
“简单地说,智能电网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和电力技术结合。”陆启洲介绍,中国在智能电网的研究上已历经多年,在1999年就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的概念,与现在所说的智能电网概念很接近。
去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并作出了三步走的规划: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全面启动。
陆启洲说,目前,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可能还有一些技术需要攻克和突破。制约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国家尚未出台智能电网发展的相关规划,智能电网建设必须上升为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
“我认为,在国内发展智能电网,先要把技术标准确定下来。用标准技术来发展相关产业,规范地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在做智能电网时,可以先搞技术含量不高,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并感受到它的好处,例如推行分时电度表,然后再深入推广。”陆启洲说。
专家观点
每个城市要有一套详细规划
“扬州在智能电网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如果规划再搞得好一些,那扬州在这方面完全可以走在全国的前列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薛禹胜,显然对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有着足够的了解,“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的方向并没有错误,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薛禹胜认为,国内智能电网产业,目前并没有比较成熟的先例,现在大家都在探索当中,但是各地智能电网的规划定位要准确。现在国内许多城市都在搞智能电网,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点,各地所拥有的资源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盲目去搞。
“每个城市首先应当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详细规划。这种规划应该是一种量体裁衣式的,要很详细,有吸引力,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简单复制。”薛禹胜强调,智能电网是一个新生的东西,许多地方对它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一个概念上,“搞智能电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仍然不够清晰。因此,搞智能电网的城市,必须要搞清楚智能电网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人才是发展智能电网根本中的根本。” 薛禹胜认为,要吸引优秀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和专家帮助各地搞清楚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然后根据已有的规划,一步步地将智能电网的产业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