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7-12-12
- 积分
- 118
- 阅读权限
- 10
- 精华
|
奥巴马的新能源计划,巴菲特对新能源的投资,中国的新能源扶植计划,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政策的气息越来越浓,谁都能看到这是一块蛋糕。但是,怎么做才能赚钱?众多涉足太阳能领域的企业意见几乎出奇一致:垂直一体化,做全产业链!
在光伏产业链中,包括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电池组件、安装系统5个环节。
其中壁垒最高的环节为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目前基本被国际上7大厂家垄断。光伏电池、电池组件属于产业链中游,其中太阳能电池芯片(cell)制造进入壁垒是次高,其制造过程主要是技术密集、工艺和设备要求高,电池芯片转换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处于该环节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后是光伏电网的安装系统,市场主要在欧洲,而中国应用还很少。
因此,对中国来讲这个行业是个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行业。最成熟的电池制造,在苏州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产业集群,而且领军企业基本上已经在2007年完成了海外上市的资本运作。并且这些企业的产品90%以上是出口到海外。
硅原料的应用可以占到电池成本的70%。而高纯度晶体硅的供应基本上处于国际7大厂家的垄断之中,主要分布在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以及挪威等国家。如美国的公司Hemlock Semiconductor Co.,MEMCElectronic Materials;挪威的公司Renewable Energy Co.等7大厂家的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95%以上。
下游的光伏产业则处于刚起步阶段,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可称雄的企业。
除此之外,国内还有300 多家太阳能电池厂家,但是国内大多数厂商都只是购买电池芯片进行简单的组件封装工作,且产品品种单一。
目前,各光伏企业纷纷在打通产业链上发力,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从先入行的到后进者,纷纷踏进了“多晶硅—电池—太阳能发电”模式。在光伏产业链中,包括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电池组件、安装系统5个环节。
其中壁垒最高的环节为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目前基本被国际上7大厂家垄断。光伏电池、电池组件属于产业链中游,其中太阳能电池芯片(cell)制造进入壁垒是次高,其制造过程主要是技术密集、工艺和设备要求高,电池芯片转换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处于该环节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后是光伏电网的安装系统,市场主要在欧洲,而中国应用还很少。
因此,对中国来讲这个行业是个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行业。最成熟的电池制造,在苏州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产业集群,而且领军企业基本上已经在2007年完成了海外上市的资本运作。并且这些企业的产品90%以上是出口到海外。
硅原料的应用可以占到电池成本的70%。而高纯度晶体硅的供应基本上处于国际7大厂家的垄断之中,主要分布在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以及挪威等国家。如美国的公司Hemlock Semiconductor Co.,MEMCElectronic Materials;挪威的公司Renewable Energy Co.等7大厂家的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95%以上。
下游的光伏产业则处于刚起步阶段,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可称雄的企业。
除此之外,国内还有300 多家太阳能电池厂家,但是国内大多数厂商都只是购买电池芯片进行简单的组件封装工作,且产品品种单一。
目前,各光伏企业纷纷在打通产业链上发力,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从先入行的到后进者,纷纷踏进了“多晶硅—电池—太阳能发电”模式。
为什么企业无比热衷垂直的产业链?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曾这样公开表示,“谁能做到低成本,谁就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310368)。低成本来自于技术、生产效率、管理等各方面,垂直一体化战略是低成本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任何产业都有“一体化”与“专业化”的差别,而企业也面临着在这两方面的选择。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秘书长王月海认为,市场分工和全产业链各有各的好处。“但是从产业发展的成熟化来讲,分工是趋势,比如说德国,但是在中国,产业发展状况比较复杂。”他意味深长地说。
另一名长期观察此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一体化还是专业化,都有生存的空间。但是长期发展来讲,与半导体行业类似,这是一个高度关注成本的行业,会必致分工明确”。 |
结束时间: 2010-6-19 17:22
正方观点 (1)
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是趋势
|
|
VS |
|
|
辩手:2 ( 加入 )
|
|
辩手:4 ( 加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