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7-10-23
- 积分
- 3987
-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寒冷的冬天还在继续,下雪的天数和厚度开始不断地创记录,一会儿是十年一遇,一会儿是几十年一遇,都不知道地球是不是真的在变暖了。真正暖和的地方是在有暖气的房间里,所以德国的安装工人们虽然有坚强的意志,但是因为法律的限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他们也只能在家待着。
脑子转得快的已经开始准备赚培训的钱了,而处于时间压力下的安装商的老板们已经开始沉不住气了,他们中的一些开始给能源部长写公开信了。略为调侃,略为抱怨,他们想请部长到屋顶去感受一下冰冷和湿滑。
基于各种因数,部长也开始有些放松了,Spiegel (镜报)登出了新消息,补贴削减晚一个开始,但是力度加大一个百分点。
又一次的剪刀效应:来不及生产的继续生产忙个不停。。。
隐隐地觉得这是一个更大的局。事实上只有赚得到钱的公司才会去继续投资购买设备。而为了更长久地发展,在投资设备的时候多半会首选德国的设备。而越是要货要得紧,则越是对设备的依赖程度高,中国组件厂的产能估计能到6月底(甚至于只到5月底)排满,而设备厂的工人估计要忙到10月底才会有些眉目。
一旦价格和需求可以通过政府来间接影响,那么散兵游勇的·运气战术·就只能依赖上天了。
看看德国的光伏知名企业在做什么吧:
作为德国本土的综合性光伏大企业,Conergy开始有些沉不住气了,开始调整战术。不用多说,他们是没有什么生产制造优势的。后者均在中国。但是他们也有很明显的优势,就是他们可以贴近用户,感受和引导用户的需求。Conergy现在大力投入的是光伏电力的直接应用。
对于政府的补贴,他们也提早认识到这是杯水车薪,如果能够直接让人用起来,一切就多了些出路,希望也就多了一些。考虑到无限的市场会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国家和城市,他们尽早技术上积累,到时候利益就得到了最大发挥。
媒体现在又开始给薄膜电池摇旗了。。。
作者:Solar_cool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