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7-10-23
- 积分
- 3987
-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七月一号是一个坎, 这个既然大家都知道, 所以也就不再是这半个月的话题. 能交货的多半也就都交了,实在不能交,也只能这个样了。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汇率会是一个什么走向,所以现在做生意谈美元报价的居多了。一时之间在美元和欧元在那里作拉锯战的时候,光伏行业也密切关注这汇率的变化起来。到底什么时候是底?好在行业还有一些降成本的空间,这也就促使技术公司加快步伐来降低成本,减少生产企业因为汇率变化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而非技术型的企业则在这个相对平静的时期不失时机地站出来推出一些报告结果。比如一家叫TEC的公司,他们公司不大,利用有限的设备做了不少测试。这一次跳出来的消息是说电池片底部有通风对提高电池组件的效率帮助不大。仔细到他们公司的网站上去看看,发现他们居然通过测试发现江阴Jetion的转换率比日本Sharp的好很多!做了不少测试,结果好像都是名牌如Sharp并不尽如人意。好像国半吹得很厉害的提高效率的“补偿器”也离大家很遥远。。。
而正当国内在为比亚迪介入光伏行业而茶余饭后讨论的时候,Toyota又一次悄无声息地和德国的第一有名的公司SolarWorld一起盖了一个电池组件做顶的停车棚。汽车是新汽车,组件的效率也高一些,两者碰到一起,可以宣传的点就多了。就如同爱国者碰到英利一样,两家除了在为运动赞助商能想到一块之外,在合作经营方面也开始找优势互补的效应。
此外还有一家比较大一点的公司Centrothermo也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效应。本来刚看到他们宣布和LG合作由后者代工的消息的时候比较奇怪,但是第二天看到他们新的老大来自于汽车行业,曾经在奔驰的比利时工厂创造过年营业额14亿欧元,这光伏行业相比之下也就还是小弟弟了。只是市场的成熟程度不一样, 过两天说不定光伏民用了就又是另外一个格局了。
这中间的一个过渡性的标志就是Conergy的度假胜地的介入。在欧洲的旅游胜地意大利的广阔沙滩的宾馆酒店,度假地修建光伏电站,既降温又能发电,影响力这样慢慢扩张,其效果相比太阳能风扇帽,是不是孰可比,孰不可比呢?
作者:Solar_cool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