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6|回复: 0

光伏业资本进场与出场

发表于 2012-4-5 09:21: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虽然光伏双反案阴影尚未消去,行业冬天的寒意仍肆虐,但光伏业却不时传有资本进入的消息。

       除了富士康千亿砸进光伏业,3月22日,红杉资本与深圳格瑞特签约,投资1亿元入股深圳格瑞特。而在2月,中海油旗下的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投资预计为3亿美元,和西班牙太阳能设备制造商Isofoton合资建立一家主要在中国开发太阳能项目的合资公司,开发150兆瓦太阳能项目。

       去年11月,神秘财团罗斯柴尔德中国基金向浙江聚恒太阳能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更给光伏业增加了不少故事。

       时代周报记者向红杉资本一位高层了解其意图与目的,她表示对于相关问题暂时无法回应,她相信,投资格瑞特将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而据媒体报道,格瑞特新能源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对技术创新近乎执拗的追求,是得到红杉资本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光伏业调整期已到,据业内统计,高峰时期国内光伏企业超过500家,2008年底有300家倒闭。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到2013年,仍能存活的中国光伏企业数目最多仅为目前一半。

       太阳能协会理事长孟宪淦认为,我国光伏业经历了一个自然无序的发展过程之后,进入调整阶段。他认为,目前世界上多家光伏企业破产,无一例外是资金链断裂所致,获得投资的企业或者携巨资入场的企业,它们可以在寒风中屹立,甚至逆风而上,坚持到牛市的到来。

       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风投资本进入光伏业显然是为了获得短期或长期的利润。其对光伏业的作用,并不能仅仅以促进行业发展来形容,还需要看到,它对促进行业的大调整有一定的作用,将其定义为搅局者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有媒体报道,格瑞特预计在今年6月引入券商,预计2014年10月前上市。中投顾问沈宏文认为,投资者红杉资本作为风险投资,偏好高成长性企业,以期获得高额回报,具体操作方式往往是通过扶持企业上市,股份解冻后套现获取高额回报。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认为,资本在某个行业进进出出完全属于正常的情况,在目前股市和光伏行业的处境下,光伏业上市困难重重,像富士康这样的行业资本进入应该属于战略投资,而机构投资者如果为上市套现进入,在短时间内也不容易实现。应该坚持战略投资方向。

        来源:时代周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