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3|回复: 0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减少贸易摩擦?

发表于 2012-4-16 10:26: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北京4月13日消息国际性行业要进行国际化布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贸易摩擦。在13日举行的第六界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多位行业官员和专家表示,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海外投资,进行合理的国际化布局,是应对近来频发贸易摩擦的重要措施,但投资海外需熟悉规则,充分防范投资风险。

  最近几年来,我国面临的贸易形势严峻,贸易摩擦呈现数量多、金额大、频率密集的态势。在新能源领域,2010年美国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同年向WTO起诉我国补贴风电;2011年美国商务部对从我国进口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双反”调查,2012年又对我国风电塔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建议,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内新能源企业一方面应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减少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需“提高贸易摩擦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通过国际化布局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应对‘双反’的能力。”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干事长阿丹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全球新能源市场在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单一的欧美市场,随着新兴国家的迅速跟进,市场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寻求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可以成为中国光伏业应对“双反”的重要措施。

  针对中国企业普遍担心的海外投资成本问题,美国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夏尊恩表示,在美国和中国,新能源投资的成本大致相当。比如,两国资金成本基本相同;投资美国后企业技术成本能有效降低;在土地使用方面,美国的一些州政府也有优惠政策;虽然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但其占总成本比重低;投资美国还可抵消长途运输成本。

  专家们建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需借助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银行等专业机构,熟悉投资地的政策、法律环境和规则,并利用和影响规则,降低投资风险。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贾安迪说,中国企业常常通过熟人介绍代理律师,有些甚至是竞争对手推荐的,这无形中增大了投资风险,“中国企业还不习惯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其实,中国企业在海外新设工厂或收购当地企业,都应借助专业机构,熟悉当地社会基本情况,了解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还可以在政府出台政策时发出自己的声音。此外,中国新能源企业可以利用美国太阳能项目证券化等新能源金融创新产品,并与共同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来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

       来源:新华08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