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7|回复: 0

光伏行业需更好的宏观引导

发表于 2012-8-10 10:32: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整个行业更大的风暴很快就要来临!”去年底,在一次会议期间,尚德电力副总裁刘志波对本报记者说。

  2011年,受国际市场以及来自欧美“双反”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残酷的寒冬。

  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调查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至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多家多晶硅企业减产、停产或破产。

  但这还只是开始。

  8个月后,现在,整个中国光伏产业所呈现出来的“风暴”惨象,似乎印证了刘志波的悲观预期。

  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统计数据指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首当其冲的可能是江西赛维和尚德电力。

  江西赛维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8亿人民币,负债总额266.76亿元,负债率为88%左右。尚德电力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毛利率仅为0.6%,而总债务则达近36亿美元。

  来自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6月,多晶硅价格已经从30.5美元/公斤下降至23.6美元/公斤,降幅达22.6%,各光伏企业毛利率急速骤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无锡市支会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是国际市场不景气以及国内盲目生产、管理不善所导致。

  自2007年开始,中国就以惊人的速度瞬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指出,如果光伏产业按照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作为一个标准量来描述的话,中国最近10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6%,而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68%。

  2011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销售额高达5000亿,其中90%都用于出口,以至于中国太阳能光伏的安装量仅500兆瓦,所占比例不到世界的3%,仅占国内产量的4%。

  尚德电力总裁施正荣把光伏产能过剩的后果,归因于盲目的发展。“光伏业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他说。

  但至少在中国,光伏不仅具有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低门槛的属性,而且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快速积累巨额财富的途径。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原本做袜子、衣服、鞋业的企业趋之若鹜,纷纷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指出,大量政府主导的资金介入,是导致中国光伏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的重要催化剂。

  眼下,在一系列糟糕的因素的困扰下,人们嘲笑着曾经的光伏之王——尚德,已几近命悬一线。“尚德现在也不至于破产。”上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无锡市支会相关负责人说,地方政府或将对之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企业破产,这不仅对企业本身,而且对地方政府来说都将是致命的打击。”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向本报说,“我想政府是不会让这些企业单独渡过难关的。”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钟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时指出,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

  吴钟瑚指出,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好宏观引导和统筹规划,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新能源的稳健发展,“这才是真功夫。”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有了一定的认识,就是不能盲目地发展。”吴钟瑚说,“新能源之所以叫做新兴产业,意味着需要慢慢的探索,这包括对传统思维方式和方法的转变。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