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6|回复: 0

光伏产业危机下,暴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

发表于 2012-8-11 10:12: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光伏产业危机,折射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第一,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往往纵容企业污染环境,一方面使得这些企业享有了“扭曲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把污染成本“外部化”给了全社会。从长期来看,这种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污染问题的爆发带来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威胁到了社会稳定。
  第二,在缺乏财政民主的体制下,地方政府有浪费纳税人资源的“道德风险”。目前的财政制度不仅透明度不足,公众难以知晓资金使用的细节,而且人大对政府开支的制约也流于形式化,地方官员出现了“有钱花、随便花”的危险趋势,社会成本高昂。
  第三,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地方政府过度涉足经济建设活动,甚至成为经济建设型政府。由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环保、质量安全等执法功能就被边缘化,甚至屈从于GDP主义。长此以往,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系列危机,更破坏了法治,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光伏产业危机,理应成为推动中国财政民主化的契机。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