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注册邀请码
卡密充值
首页
头条
社区
BBS
选型手册
培训
会展
登录
立即注册
阳匠网丨社区
»
社区
›
【分类信息】
›
【光伏点评-政策行情】
›
政策指导“缺位”,地方政府“越位”中国光伏病根难除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17
|
回复:
1
政策指导“缺位”,地方政府“越位”中国光伏病根难除
apple
apple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1970-1-1
注册时间
2008-9-5
积分
35209
阅读权限
200
精华
发表于 2012-8-18 15:00:53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中国光伏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好好和政府算算账了。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明显还尚未‘成年’,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但明显中央政府的引导政策长期缺位,而地方政府又‘过度溺爱’,这个产业目前的困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造成的。”一位权威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一份《海南省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10月份进展情况表(海口市部分)》显示,有企业25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18亿元,但自筹资金仅1100万元;另一企业英利4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30.67亿元,自有资金仅9.67亿元。那么除了自有资金以外的投资哪来的?“地方政府给的,以各种方式给,电价补贴、担保贷款、甚至提供无息贷款,在这种情况下,谁不知道投资光伏会成为政府的‘香饽饽’?”该业内人士说。
政府应不应该伸出援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第三章叫做‘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也就是说政府产业指导的职责是写进政策法规的,政府有统筹、指导、协调和调控的作用。所以政府当然有责任指导产业的发展。但是实际上以现在的产业政策来看,这种作用体现得相当不够。在业内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央政府缺位,地方政府越位。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有一定道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孟宪淦表示,在光伏产业的发展初期,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明显是过高的。“全国大约有600个城市,做光伏产业的有超过300个城市,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有不少都打造了大规模的光伏产业园,有不下十几个的光伏产业园都以上千亿元的产值为目标,这个规模是非常大的,严重和我们的市场需求不匹配。”
为何地方政府如此偏爱光伏产业?首先,光伏产业投入大,既能创造高额GDP,又具有保节能的概念,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要求,遂令地方官员趋之若鹜,纷纷将光伏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青海格尔木、黑龙江绥化、江西新余、河北保定、江苏无锡纷纷宣誓打造“光伏城”。
对此,孟宪淦说:“可以说地方的这种做法直接忽视了《可再生能源法》总量目标控制的要求。其实这部指导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就是总量目标。总量目标说白了也就是通过政策来保障市场规模。在一定时间内规定市场的规模应该有多大,并通过法律来保证实现。”
2011年中国光伏业的产能达到了40GW,而去年全世界的需求量才28GW左右,中国光伏业严重超出了总量目标控制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在产能“疯长”的过程中,中央政府有法律法规,也有相对应的规划和政策,但明显执行力不够,也没有适当的机制来监督地方政府到底是否按照总量目标,是否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产业规划。而地方政府自身受到追求GDP“荷尔蒙”的刺激,难保不“溺爱”投资高、税收高的光伏产业。这样看来,中国光伏业近年来成倍地上升也似乎是“情有可原”的了。
困局已现,政府应不应该施以援手?
最能证明中央与地方在产能规划方面矛盾的莫过于多晶硅产业。从2008年7月算起,全国有17个省35个多晶硅项目在建或是准备动工,这些项目产能达到12万吨,超过全球需求的两倍。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多晶硅项目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时,那些正在上或者准备上的多晶硅项目本应悬崖勒马。然而,即使到了2011年7月,仍有上市公司特变电工“逆风飞扬”,公告上马多晶硅项目。
除了“疯狂”上项目外,一旦产业出了问题,地方政府还得全力保全。7月12日,江西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江西赛维LDK光伏公司向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偿还信托贷款的缺口资金纳入同期年度财政预算的议案。这个新闻一出,舆论当然一片哗然。但政府的想法也似乎可以理解,眼看全市的支柱企业要倒了,政府难道就坐等它垮掉,就只能袖手旁观?
“地方政府的这种援助当然可以理解,有些地区光一个光伏企业的税收就占据了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80%,再加上解决的就业、催生的其他产业,政府肯定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但是,恰恰是政府的这种行为导致了市场无法进行正常的优胜劣汰,政府一日不停止对落后产能的盲目拯救,整个光伏产业就无法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相关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对此孟宪淦也表示,在这场光伏产业的浩劫之下,至少80%以上的企业会被淘汰,最终留下来的就是技术先进、竞争能力强、善于和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这样的洗牌不失为一件好事,让市场来重组光伏产业,国家再对这样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扶持、给予一定的政策,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孟宪淦说。
支持可再生能源是全社会的责任
但是,无论整个光伏产业如何重组,如何优胜劣汰,都无法回避国内市场消纳的问题。在国外市场已经明显“不靠谱”的情况下,咱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用在自己身上?
“之前我们讨论的是产业的产能问题,但现在更重要的是市场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呼吁,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全社会的责任,包括各级政府、电网公司这样的国企。所以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有间歇性等种种问题为借口,一再阻止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孟宪淦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撰文提到,需要从3个方面来破解:一要着力培育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建设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光伏制造产业和服务体系;二要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光伏产业自主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三要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培育分布式光伏市场,最终形成立足国内市场、服务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光伏产业体系。
来自: 中国经济报道, 作者: 马芸菲
政府
,
中国光伏
,
越位
回复
举报
相关帖子
•
全球和中国光伏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经验介绍
•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6版)
•
面对美国再次双反,对世界杯的营销,英利做的值不值?
•
美国商务部初裁结果会对中国光伏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
印度裁定涉中国光伏组件反倾销事实成立
•
澳反倾销对中国光伏市场的影响(参与奖贡献)
•
30%建成的3年以上的电站都出问题 须成型商业模式支撑
•
光伏融资可选低成本境外移动资金
•
美再对华光伏双反:昱辉阳光被调查股价大跌
•
“三高”日本市场的中国光伏玩家
Rikio
Rikio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1970-1-1
注册时间
2011-2-24
积分
573
阅读权限
20
精华
发表于 2012-8-18 22:04:28
|
查看全部
确实: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可以淘汰落后产能,而保留有实力的公司。可是国内的情况却是在优胜劣汰之前,政府就先确定扶持哪些企业,从而出现了今天某些企业亏而不倒的现状。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当地的纳税明星,跟政府的政绩有紧密联系的企业,政府岂能轻易让其就这样消亡?其后果如何,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情景了...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