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3|回复: 0

光伏行业: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

发表于 2012-8-31 13:46: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据悉,默克尔总理率团访华并出席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随访的德环境部长阿尔特迈尔将主动谈及欧盟对华光伏产品贸易救济调查事。默克尔总理虽不会谈及企业纠纷,但将敦促双方为德中企业在各自国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默克尔表示,德国不打算就光伏组件进口对中国发起诉讼,拟用谈判代替。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中国光伏行业进入关键时期,贸易争端将会对双方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中德领导人会晤后很有可能就此达成一致协议,瞬息万变的决策不禁令人感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首先,美国“双反”中国光伏产品后,德国某些企业也开始起诉中国光伏公司。欧盟虽未正式立案,但已然给国内光伏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德国总理此刻访华意图非常明确,双方均不希望僵局持续下去。德国需要中国对欧盟提供实质性的货币援助,购买欧债、支持欧元,同时签订多项贸易协议,而中国急需解救光伏企业于水火,二者政治博弈、经济博弈的结果必然导致合作的产生。

  其次,德国没有打击光伏产业意图。德国政府承诺标准,在2020年达成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40%。而目前德国虽然是世纪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力安装和使用国,比例也仅为电力系统的约4%是来自太阳能光伏,且德国还承诺尽快关停所有核电机组。所以,如此宏伟的能源发展战略迫使德国不得不重视光伏产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非明智之举。

  最后,“双刃剑”下势必两败俱伤。一旦双方“开战”,欧洲的多晶硅企业、生产光伏电池材料和设备的企业将失去最大的客户;投资积极性本就开始下降的光伏电站运营商,也将失去价格较低的组件,从而造成电站建设成本高企,收益率大幅减低。同时,欧盟的就业更会因此受到影响,约28万到30万工人或将失业,从而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中德两国在光伏产业方面心照不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双方目前关系的真实写照,通过协商和平解决贸易争端才是最明智之举。此次事件为中国光伏企业敲响警钟:内需才是行业立足之本,光伏企业必须尽快将重点转移到国内市场上来,为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来源:和讯股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