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2-8-30
- 积分
- 997
- 阅读权限
- 30
- 精华
|
真的别把罪都怪到欧美头上。着急上马的时候,扩大生产的时候,模仿国外技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供过于求?有没有想过技术创新?有没有想过开发国内市场?当初既然把命运拴在人家船上,今天就不要怨对方撒手不管。
欧盟贸易委员会决定对国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后,我给一位光伏业的朋友打了通电话,他沉默了片刻,吐了一句“也好,总算该死心了”。
我还记得他几年前春风得意的时候。那时的他,放着世界500强的职位不要,一头扎进当时还红红火火的光伏行业。靠着卖设备,他买车、买房,姓后面也加上了“总”。因为“发迹”太快,我总爱喊他“暴发户”,他并不忌讳这个称呼,说这一行没几个不是“暴发户”。
老实说,那真是个光伏的好年代。立项、批地、建厂、贷款……有关部门一路绿灯,让手头宽裕又爱冒险的江浙人觉得,此时不搏待何时?就这样,光伏成了当之无愧的“淘金胜地”,大家高谈阔论,产品出口不是欧洲就是美洲,政府不亦乐乎,一路上扬的GDP就是最好的成绩单。
不料风水轮流转。2010年,朋友的订单少了一半;2011年,他四处上门催款;今年年初,他把欠债不还的顾客告上法庭。如果说生活是一出戏,他的剧情属于“悲喜交加”。雪上加霜的是欧美市场,先是美国发起“双反”调查,欧盟紧跟其后,决定对华“反倾销”立案。
有人愤愤不平,怪老美太不义气,欧洲更是落井下石,可仔细想想,就算人家不闹这么一出,日子就高枕无忧么?2007年以前,浙江的光伏企业不超过30家,5年后,这个数字翻了10倍;去年全球光伏安装量为28GW,可是光国内,产能就将近50GW。“狼多肉少”的年代,就算没有欧美堵截,也必然会有自相残杀。
也有人振振有词,咱的产品又便宜又好,欧美企业拼不过我们才发起调查。真的是这样吗?今年2月倒下的协成硅业,生产成本是45美金/公斤,比国际一线企业高出一倍多;连朋友卖的光伏设备,80%都是进口自国外。不可否认,国内确实有龙头企业,但又必须承认,顶尖的就那么几家。
也有人理直气壮,抱怨欧美搞地方保护主义。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国内的光伏企业90%靠出口,欧洲市场更是占了70%的份额,我们靠低廉的价格喂饱了全球市场,让国外同行没饭吃,人家能不跟你急么?
真的别把罪都怪到欧美头上。着急上马的时候,扩大生产的时候,模仿国外技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供过于求?有没有想过技术创新?有没有想过开发国内市场?当初既然把命运拴在人家船上,今天就不要怨对方撒手不管。
也别问光伏救不救。要救,救得过来么?择优保护,管大不管小,这也是一种不公平。不要低估企业的生命力,这一场风雨历练,该留的会留,该退的会退,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子。
朋友后来发微博光伏已死;我留言浴火重生
来源:浙商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