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2|回复: 0

欧盟反双“寒风”冻伤台州光伏产业

发表于 2012-9-11 09:46: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欧盟委员会9月6日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中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业内人士称,欧盟认定反倾销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比美国对华光伏“双反”更严重的打击,两三年内行业将进入洗牌煎熬期。

而此时,对于光伏产业正是兴起时刻的台州,将不得不面对这一波海外反倾销浪潮的冲击。

台州光伏企业或将面临漫长的冬天。

将对台州光伏产业形成沉重打击

昨日,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东就透露,台州光伏产业的最大出口地就是在欧盟,如果反倾销通过之后,必将对台州光伏产业造成直接的影响。
据台州海关统计,2012年1~7月,台州市太阳能电池出口的前三大市场为欧盟、澳大利亚和美国;出口额分别为6912.6万美元、2424.9万美元和362万美元。

据赵东介绍,光伏电池生产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生产技术精密、复杂,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高回报的行业,内地企业生产的光伏电池,大多销往欧洲市场。

“如果欧盟认定反倾销行为,这种打击将是十分沉重的。在同一产业链上,这种不良影响肯定会波及到台州光伏企业。”赵东说。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台州光伏企业的日子就已经很不好过了。

赵东说,2010年一整年,他们公司的出产线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行,产品供不应求,但2011年初,这一状态逐渐转变,并连续恶化。以晶硅组件为例,年初其价格为15元,2011年5月份降至13元,现在连5元也不到。眼下,赵东最担忧的是,光伏组件价格还在持续下滑。

光伏产业的“寒风”,也使得台州的公元、索日、金诺等光伏企业不断打着“冷颤”。

海外订单不敢接,产量也逐渐减少。

据了解,早在去年下半年,索日光电就感受到了光伏市场形势的严重。虽然2011年前10月,公司销售额跨越了12亿元,但开工率却只有70%。眼下,他们正采用了“稳固老客户、寻找新客户、开辟新兴市场”等手段开拓订单。

与索日的烦恼一样,无论是省内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还是中小光伏制造企业,都逃不过类似的命运。

价格下降,欧美市场萎缩,企业订单锐减。大部分中小光伏制造企业不得不面临停产或破产状态。

台州海关人士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市场在外、核心技术在外、原料在外”的特点,生存命运直接受到海外市场左右。

然而随着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光伏市场补贴下调,对于出口比重达90%的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外部市场需求相对低速增长根本无法消化国内快速增长的产能,价格的大幅度回落正是光伏产能极速扩张后的后果。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商报
责任编辑:Vivi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