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源于太阳能组件层压机技术,经历了太阳能组件层压机的技术革新的不同阶段,一阶段:加热方式是用电热管均布固定在金属板面(电加热层压机),由于电热管的物理外形决定了它与金属板面的接触有限,单台机器能耗很高。使用效果平平主要体现在温度均匀性很差,并且加热过程中温度过冲现象很严重,温度不稳定。造成机器不能批量生产合格的产品。此技术特性如下: (1)电热管加热单位面积功耗高 (2)电热管是条形发热体,对金属表面接触面有限,温度均匀性差。 (3)维护不方便 (4)金属表面直接接触,易漏电或感应电压高,容易造成人身安全危险。 二阶段:导热油加热层压机,通过行业技术革新设计生产出此代产品,虽然解决了温度均匀性的问题。但能耗依然保持在高位(半自动33KW/台,全自动65KW/台)或者更高,各品牌能耗不一,并且需要外围的辅助设备:加热内胆,(对导热油加热);高温循环泵;构建相应的油路管道;并且金属板需要特定的加工(即:在金属板内部均布贯通N条油路,让导热油在金属板内部循环流动,导热油携带热量传递给金属板。)此产品是现在市面上通用机型。此技术特性如下: (1)导热油作介质热量损耗大需要辅助设备让导热油流动 (2) 单位面积所需能耗高 (3)导热油长时间高温容易产生积碳堵塞油路 (4)所加热金属表面需作对应设计和加工,成本提高 (5)维护不方便 (6)导热油作介质并且相对应的金属表面结构造成加热速度较慢 三阶段:国外技术,选用特定的铝板材把加热丝浇铸在铝板内部,并且分成多个区域单独电路控制,实现温度的均匀性。此技术特性如下: a:成本高是现有技术同等面积的4倍 b:浇铸成型不便于维护,损坏后只能整板更换,增加运行成本。 低耗能加热技术:(特性) a:能耗低是现有技术同等单位面积能耗的1/3省电, b:温度均匀性好+-1.5度 c:加热速度快是现有技术时间的1/2省时 ,常温升温到工艺温度15分钟 d:维护方便不需繁琐的工序,无安全隐患,无“三废”产生。 e:选用特定材质金属面板作热导介质,表面平整光滑满足玻璃受压平整度,不需要油加热器,不需要循环泵,不需要导热油。 F:成本低是现有技术成本的60% G: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H:启停设备灵活方便工作安排。 技术对比表: 油加热技术 | 低耗能技术 | (半自动)33KW-45KW/台 | (半自动)15KW/台 | 加热时间45分钟-90分钟 | 加热时间15分钟 | 油加热器 | 不需要 | 导热油 | 不需要 | 循环泵 | 不需要 | 油泄漏 | 无 | 油管堵塞 | 无 | 温度均匀性+-1.5度 | 温度均匀性+-1.5度 | 占地面积8平米 | 占地面积5平米 | 对室温影响大 | 小 | 废油 | 无 | 正弦波干扰 | 无 | 冲击电压 | 无 | 加热控制(电压) | 加热控制(电流)可控硅 | 积碳 | 无 |
技术描述: 进口碳纤维膜作发热主体,以材质较好的铝板或者铜板作为热量传递的介质,整个膜面发热,表层辐盖硅胶材质,内部以碳纤维膜作发热源。发热的均匀性由碳纤维控制。产品形体柔软可与不规则和平整金属表面有效结合,保证热量的有效传递。加热热膜可做成尺寸各异的外形,并且在电热膜无效加热面加装热辐射反射层防止热量辐射逃逸。底部敷设保温材料有效保持热量,减少热量无效损耗。 应用实例:
|